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789-1846)坚决反对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的观点。他认为,让弱小落后的民族去同强大先进的工业国进行经济上的自由竞争,这无异于让一个孩子去同身强力壮的成人在拳击场上角逐。李斯特意在强调(       
A.弱小民族应尽力避免参与国际竞争B.德意志帝国需要积极争夺世界霸权
C.扩大垄断组织在社会生活中的比重D.探索符合本国实际的经济发展道路
2 . 曾经为西、葡殖民地的拉美诸国,从其遭受殖民侵略开始,即处于经济发展的混乱之中,后虽赢得国家独立,但一直没有形成规范的经济发展秩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葡)征服者成功取代了土著精英并坐享其成,但是土著民能给新统治者的只有传统贡品玉米、木柴、羽毛等,甚至这些平凡的贡品也随着印第安人口的减少而减少,胜利者的尊严只能通过消费欧洲奢侈品获得满足。但随着被掠夺的贵重金属被挥霍和浪费,没有什么能用来购买奢侈品了。殖民者执着于寻找可以交易的商品,终于发现当地的烟草、可可、靛蓝染料可以用于交换欧洲常见的食物和奢侈的宗教物品,或者更常见的亚洲纺织品和精致的家庭用品,尤其对于葡萄牙属美洲来说,最重要的是甘蔗的引进。上述新作物在它们的殖民空间里会像野草和细菌一样重塑美洲地貌,因为它在规模和影响上与之前的任何经济活动都有很大不同。从长远来看,这并不是可持续的,但它们在自然和文化上留下的印记是深刻而持久的。

——编自(美)肖恩·威廉·米勒:《被入侵的天堂:拉丁美洲环境史》

材料二   18221826年间,英国向获得独立的西班牙殖民地提供了十笔贷款,贷款总额标明为两千一百万英镑,然而扣除利息和中间经纪人代理费之后,到达美洲大陆的只有七百万英镑。与此同时,为了开发拉美矿藏、农业等自然资源及在拉美创建公用事业企业,伦敦成立了四十余家股份有限公司。银行如雨后春笋在英国大地破土而出,仅1836年英国就新开设了四十八家银行,英国银行直接向拉美国家政府提供财政资助。19世纪中叶,英国铁路在巴拿马出现,1868年由一家英国企业承建的第一条有轨电车在巴西雷西费市竣工。拉美国家的公债券在英国金融市场上流通活跃,城市公用事业也掌握在英国人手中。新诞生的(拉美)国家被军费开支压得喘不过气来,同时他们还面临对外支付手段不足的挑战。

——摘编自(乌拉圭)爱德华多.加莱亚诺:《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

材料三   20世纪6070年代,巴西经历了经济增长和人口爆炸,城市不断发展壮大,工业不断扩张,贫困地区变得越来越穷。军政府以廉价劳动力以及宽松的环境和税收法律来吸引外国投资者。商业化使更多的人从农村来到城市,人数超过了新工业所能吸收的范围,导致里约和圣保罗出现很多由黑帮控制的贫民窟。军政府严重依赖核能和矿业项目的支持,这引发了20世纪80年代的通货膨胀。高通胀耗尽了储蓄,并服务于外债,使巴西的经济陷入瘫痪。20世纪90年代以来,巴西经济缓慢改善,但是隐藏的不平等问题从未得到解决。为控制高通胀实行的财政紧缩计划,差一点关闭了健康和教育系统。在这样不稳定的时期,国家本已很严重的腐败,变得更加严重。

——摘编自(美)凯文·贝尔斯:《用后即弃的人:全球经济中的新奴隶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葡殖民者在拉美大规模种植新作物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向拉美进行经济扩张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拉美国家在19世纪和20世纪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2023-06-30更新 | 244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1853年,俄国以争夺东正教“圣地”为名,入侵奥斯曼帝国。随后,英、法与奥斯曼签订同盟条约,派兵进入克里米亚半岛。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以俄国战败告终。这场战争对交战各国和国际关系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有关评述不正确的是(       
A.英国政府在战争初期暴露出的问题引发了文官制度改革
B.战败使沙俄面临空前危机引发政府着手废除农奴制改革
C.战后在奥斯曼帝国的废墟上诞生了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
D.战争是对维也纳体系下国际法与外交制度的冲击和挑战
2024-04-17更新 | 227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文水中学校2025届新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831年,发明家、科学管理先驱巴贝奇创立“英国科学促进会”。该组织在英国的每一城市和各处殖民地举行会议,这些集会成为当代重大科学争论的战场,协会还普及科学,提倡和资助研究工作。这反映了(     
A.英国宗教改革由此拉开序幕B.工业资产阶级要求掌握科学
C.英国民众普遍具备科学精神D.科学管理推动生产效率提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研究英国妇女状况的权威人士艾维·平奇贝克认为19世纪英国北方地区的妇女,“在40年代与别处同一阶级的女性相比,要聪明敏锐得多。”这主要说明英国(     
A.民主政治的发展提高了妇女地位B.妇女阶层出现了严重的阶级分化
C.工厂劳动丰富了妇女的人生体验D.北方的妇女学历水平远高于别处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英国在19世纪40年代是世界上最强大、最有效率的生产者,几乎没有竞争对手。对此,英国史学家表示:“保护,尽管在早些阶段是必要的,现在对于工业界来说却是个烦人的累赘,工业界没有可以看得见的竞争对手,只希望尽量低成本地生产,尽量广泛地销售其产品。”英国这一状况(       
A.引发全球性的经济危机B.凸显了推行自由贸易的必要性
C.根源于垄断组织的产生D.提高了国内各阶层的生活水平
2024-04-19更新 | 279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土豆VS蒸汽机,哪个更伟大?

全球物种大交换过程中,土豆传入欧洲。18世纪60年代,经济学家亚瑟·扬游历英格兰东部时看到了一个即将进入新时代的农业世界。因为土豆如此高产,以食物热量的标准来衡量,其最实际的结果就是令欧洲的食品供给增加了一倍。在土豆种植国,常常发生的饥荒几乎消失了,一条长达2000英里的种植带从西边的爱尔兰一直延伸到了东边俄罗斯的乌拉尔山脉,土豆的到来终于使这片大陆能够为自己供应正餐了。

在亚瑟·扬之后数年,亚当·斯密注意到,爱尔兰人除了土豆没有什么可吃,却依然能够保持身体健康,因为吃土豆,他们也是欧洲营养状况最良好的人,营养状况得到改善的人们,不再会轻易被那个年代最大的杀手——传染病——害死了。亚当·斯密得出结论:“同样数量的耕地将会养活多得多的人口,人口将会增加”。事实证明,土豆被引进欧洲一个世纪后,欧洲人口总量大概翻了一倍。后来有经济学家说:“土豆的引进对近代时期的影响堪比蒸汽机的发明”。

——摘自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土豆VS蒸汽机,哪个更伟大?”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加以说明。(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563年,英国政府颁布《劳工法令》,对劳资关系进行家长式管控。19世纪上半叶,政府鼓励劳资双方以自由契约来确定雇佣条件,以协商、谈判方式自行化解冲突,促进了调解与仲裁制的兴起。这一调整源于(     
A.启蒙思想的影响B.经济发展与社会结构变化
C.劳资关系的改善D.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
2024-04-27更新 | 215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马克思说:“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但是使一部分工人回到野蛮的劳动,并使另一部分工人变成机器……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这说明(     
A.工业革命促使阶级矛盾激化B.工业革命后劳动力竞争加剧
C.工业革命使得社会构成复杂D.工人阶级缺乏武装斗争意识
10 . 工业革命前的英国,城市多分布在经济最发达的英格兰南部和东南部,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在英格兰的西部和西北部、南威尔士以及苏格兰,原来的小村小镇或荒凉不毛之地,奇迹般地出现了许多的城市。这表明,英国工业革命(       
A.导致各地经济畸形发展B.缩小了城乡间的差距
C.带来城市地理格局变化D.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