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马克思说,产业革命“使一种和机器生产相适应的新的国际分工产生了,它使地球的一部分成为主要从事农业的生产地区,以服务于另一部分主要从事工业的生产地区”,而“大工业工人的不断过剧”大大促进了国外移民并且把外国变成殖民地,使之成为宗主国的原料产地。

——摘编自王苏颖《从殖民地概念的发展看当代殖民体系》

材料二

殖民主义是非洲绝大多数地区、南亚与东南亚大部分地区,以及太平洋地区在18701945年所经历的并具有过渡性的发展状况。从历史上看,欧洲的海外扩张和帝国主义的蔓延、渗透将产生三种直接的结果。这就是由白人垦殖者所推行的殖民化,某些不同类型的无形控制以及殖民主义。在殖民体系状况下,一个附属国完全被殖民帝国家所控制。它的政府为宗主国派遣的会员掌握:它的社会、法律、教育、文化甚至宗教生活、均为外国统治者所操纵,其经济结构也是为了服务欧洲资本主义的需要而存在的。

——摘编自高岱《“殖民主义”与“新殖民主义”考释》

(1)根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对殖民扩张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殖民体系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024-06-04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份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1914年欧洲部分列强占有的殖民地统计表

国家占有的殖民地数/个殖民地人口/人
英国553.9亿
法国296235
德国101307
比利时11500
葡萄牙8968
荷兰83741
意大利4139

注:1914年世界总人口约18亿。

——摘引自《中外历史纲要(下)》

能够运用表格等相关材料,并使用相关历史术语对具体史事提出自己的解释是历史学科学业质量水平的要求。请参考这一要求,对表格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所学,从原因和影响两个角度加以简要分析。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1

   
图2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非洲引起了重大变化,战时生产激增以满足原料和食物需求,许多殖民地大力发展了基础设施以增强重要战争物资的采掘和运输。此外,数十万非洲军队不仅在非洲,而且在欧洲和亚洲服役和战斗,因而一代新人阅历了更加广大的世界,他们在战后回来时带来了与他们离开时大不相同的观点。每一场战争结束时,复原的军人无例外地都成为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非洲的情形正是如此。此外,曾经用来争取非洲人支持战争的反法西斯主义和亲民主主义的宣传,并未从非洲人心消逝,既然值得为了民主到欧洲去战斗,那么为什么不能为了民主在非洲战斗呢?非洲民族主义的一个新时代即将来到了。

——摘自凯文·希林顿(英)《非洲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西方殖民国家侵略非洲的进程。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非洲民族主义的一个新时代即将来到了”的原因及意义。
4 . 【近代非洲民族主义】

材料一   从19世纪非洲逐渐沦为西方殖民地时起,非洲的民族主义思想就已开始萌发和产生。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民族主义最早产生于西非沿海地区。因为,这里从奴隶贸易时期起,就与西方发生了日益频繁的交往,并最早产生了一批受过西方教育和思想影响的当地民族知识分子。其中,首推西非民族主义先驱、塞拉利昂医生詹姆斯·阿弗里卡纳斯·霍顿。在霍顿思想的影响下,1868年1月,黄金海岸西部芳蒂土邦各酋长联合成立了“芳蒂邦联”,并于1871年10月拟订了邦联宪法,其主要内容之一是争取民族自治。此后,黄金海岸、尼日利亚和塞拉利昂等地相继出现了“土著权利保障协会”和“保护土著协会”,要求非洲人“应享有平等的权利”。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战争和十月革命,特别是在美洲黑人领导的泛非主义运动的影响下,西非等地开始出现民族觉醒和民族主义政党,并明确提出了关于“人民自决权”与“地方自治”的政治要求和主张。

——摘自唐大盾《非洲民族主义的历史由来和发展》

材料二   非洲的反帝反殖运动贯穿于整个民族独立事业中,也引导了非洲民族主义思想的传播与发展。……非洲的民族主义不同于世界其他国家的民族主义。她超越了个体和单个民族的利益,整合了国家民族为一体的追求。非洲的民族主义离不开“泛非主义”。“泛非主义”是立足于全民族的、全方位的民族主义。是一种争取民族独立和非洲彻底统一的民族主义。非洲的传统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的最好验证即和平的非暴力的人道主义。非洲民族主义开拓者表现出极大的宽容精神。在反帝反殖的斗争中,绝大多数非洲国家通过宪制改革或脱离宗主国联邦等不流血手段来获得独立。在民族独立后他们仍然致力于用改良主义来进行社会改革。

——摘自王虹《非洲民族主义初探》

(1)依据材料一,概括非洲早期民族主义产生及发展的原因。
(2)依据材料一、二,概括非洲民族主义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非洲民族主义的历史作用。
2024-05-3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新高考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萨蒂”,是印度教中的自焚殉夫习俗,这一习俗形成有深刻的宗教、社会原因。英印政府多次颁令劝阻,但收效甚微。1829年,宣布“萨蒂”为非法,强迫或劝诱“萨蒂”者等同于杀害罪,赞同者亦属犯罪,从法律层面废除这一陋习。上述措施(     
A.扩大了英国殖民统治的基础B.淡化了印度国民的反抗意识
C.意在推动印度近代化历程D.具有客观进步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近代以来,西方一些政客将对非洲的殖民美化为欧洲人对“幼稚”的非洲人担负“责任”,认为殖民使非洲作为劣等种族“文明化”。这种解释(     
A.明确了非洲落后的原因B.压抑非洲的民族民主运动
C.掩盖了西方侵略的本质D.推动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2024-05-28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0年以后出现的(欧洲)营建殖民帝国的巨大浪潮被称为“新帝国主义”,因为就其对殖民地和附属地的影响而言,19 世纪后期的扩张和古代罗马帝国的扩张完全不同。……新帝国主义的起源并不完全是经济性的:一个因素是,希望得到像在马耳他和新加坡那样的海军战略基地以加强国家安全,另一因素是,需要获得另外的人力来源,就如法国人在北非所做的那样。再一个因素是传教士的影响,他们在 19 世纪中特别活跃。这些传教士一直试图使土著皈依,他们有时受到土著的虐待,甚至被杀。最后,社会达尔文主义及其生存斗争和适者生存的学说的流行, 自然会导致种族优势的观念和白人有“责任”统治世界上诸“劣等的”有色民族的观念。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反战和平运动兴起于19世纪,在美国、英国、法国相继成立了反战组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反战和平运动进一步发展,20世纪二三十年代掀起高潮。参加反战和平运动的有共产党人在内的政界人士、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如“国际妇女争取和平与自由联盟”的成员,遍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1927年,反帝大同盟成立,致力于领导反对帝国主义统治的斗争,支持民族自决和人民独立,爱因斯坦、宋庆龄等被选为名誉主席团成员。1933 年,该组织与国际反法西斯同盟联合组成国际反战反法西斯联盟,1936年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呼吁反对日、意、德法西斯的侵略,支援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人民的抗战。

——摘编自熊伟民《和平之声——20世纪反战反核运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9世纪后期以来推动“新帝国主义”扩张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述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反战和平运动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析这一运动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民族解放的作用。
2024-05-16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三下第三次学业质量抽调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殖民掠夺在资本主义破晓中出现的时候,印度的中世纪史尚未终结。”马克思曾经断言道,“印度本来就逃不掉被征服的命运”,因为当时印度政治上的主要特点是分裂和国家政权对社会相对弱小的控制能力。莫卧儿帝国是印度历史上最后一个帝国,也在印度历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来没有形成中央集权的专制国家。面对地处东西方要冲的印度,英国殖民者从东印度公司开始,到英国女王直接管理,用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完成了对印度的征服,印度实际上是英国议会直接控制和统治。

——摘编自陆梅《从印度的变迁看英国殖民统治的双重历史使命》

材料二   近代以来,西方大国谋求霸权历来是军事扩张、经济掠夺、意识形态渗透“三位一体”。相比于武力征服和经济控制,意识形态渗透隐蔽且威力强大。对亚非拉国家的思想渗透就是着眼于控制、摧毁非西方的价值观和灵魂,最终目的是通过文化渗透和价值观输出,摧毁、颠覆乃至替代对象国的信仰体系、价值标准和文化自信,使后者按照西方的意志和利益思考和行事。

——摘编自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印度无法逃脱被英国征服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进行价值输出和文化渗透的危害。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亚历山大崇尚东方宫廷礼节,要求大臣行东方式的匍伏礼。他享用东方君主的服饰,身穿米底人的服装,头戴波斯王冠。亚历山大继承了波斯帝国的专制政体,保留了波斯帝国的行省制,设立总督等地方官职。他曾将三万波斯青年带到苏撒,按马其顿军训制进行训练,编入马其顿军队。亚历山大积极倡导马其顿人和东方女子结婚,凡马其顿人与东方女子结婚,可以享受免税权利。

——摘编自李丽玲《浅析亚历山大统治政策与希腊化文明的形成》

材料二 1518年3月21日,西班牙国王和麦哲伦等人订立了关于发现香料群岛的协定,其中规定:朕愿下令赐给,从你们发现的岛屿和大陆获得的一切利润和收入,以及捐税和替朕征收的其他进款中,除去你们负担的开支后,给你们留下二十分之一。朕也把朕在上述地方和岛屿的钦差和总督官衔赐给你们。

——周一良等《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三 在19世纪的国际贸易中,欧洲国家出口的商品主要是工业品,其中最重要的是机器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取代了印度、中国等国的传统手工纺织品。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主要出口商品是工业原料,如棉花、生丝等,逐渐取代了传统的香料、茶叶等特产。19世纪后期,随着列强的资本输出,蒸汽机、机车、铁轨等机器设备和金属制品成为重要的国际贸易商品。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亚历山大促进文明交流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麦哲伦远航的主要动机和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国际贸易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2024-04-25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近代以来,西方一些政客认为,欧洲人出现在非洲是对“幼稚”“尚未成熟”的非洲人担负“责任”,进行“托管”,利用“土著人当局”对非洲实行间接管理,使非洲劣等种族“文明化”。这种认识意在(     
A.解释非洲落后的原因B.压抑非洲民族意识的觉醒
C.掩盖西方侵略的本质D.推动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