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1823年,门罗总统向国会提交的国情咨文系统地阐述了美国政府对拉美地区的政策,其核心是“美洲体系”思想。美国要求欧洲不要干涉美洲事务,不要在美洲殖民,试图把整个美洲孤立于欧洲之外。这说明美国(     
A.与欧洲国家的外交关系破裂B.支持拉美国家的独立运动
C.开始对拉美进行殖民活动D.意在加强对拉美地区的控制
2 . 下表是某同学对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进行的梳理,其体现出该时期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特点是
民族解放运动领导者斗争方式斗争目标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革命争取独立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民族资产阶级非暴力不合作争取独立
摩洛哥里夫人民起义酋长革命争取独立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民族资产阶级改革走上现代化之路

①范围广,遍及亚非拉   ②领导阶级多元   ③斗争方式多样   ④都取得了胜利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1-03-21更新 | 575次组卷 | 8卷引用:第六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单元测试)-高中历史备课精品导学案+单元测试(中外历史纲要下)【北京专用】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揭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序幕的是
A.古巴B.海地C.巴西D.秘鲁
4 . 1917年墨西哥新宪法规定:“国家是所有一切土地、河流和矿藏的所有者,国家有权收回外国垄断组织占有的土地、矿山和油田;国家采取适当方法拆散大地产。”对以上宪法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A.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B.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C.根除了独裁统治基础D.“外国”主要指英国
5 . 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发表宣言,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提出针对拉丁美洲的“大棒政策”;塔夫脱任总统时更是“金元外交”和“大棒政策”并用。美国对拉丁美洲政策的实质是:
A.援助拉丁美洲的发展B.对拉丁美洲进行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
C.缓解拉美各国的政局动荡D.支持拉美各国的军事独裁统治
6 . 美国学者莱斯利·贝瑟尔在《剑桥拉丁美洲史》中写道:单是巴西一国就占有葡萄牙从殖民地进口货物总值的83%,占葡萄牙对殖民地出口货物的78.5%。更为惊人的是葡萄牙向外国出口总值内葡萄牙帝国各部分所占的相应百分比是:宗主国产品占27.33%;巴西产品占60.76%;其他殖民地的产品占2.95%;再出口产品占8.86%。由此得出结论是(  )
A.葡萄牙外贸逐渐走向了衰落
B.巴西与葡萄牙民族矛盾尖锐
C.巴西对葡萄牙贸易优势明显
D.巴西具备了独立的经济基础
7 . 学者郑昌发指出,西属拉美人民经过近16年的浴血战斗,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如果从世界全局来考察,它不仅打击和彻底冲垮了西班牙的封建殖民主义体系,而且对欧洲、美洲的封建制度也是猛烈的冲击。这表明西属拉美独立运动(  )
A.与世界各地革命运动相配合
B.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
C.有利于世界近代社会的转型
D.资产阶级革命任务彻底完成
2020-03-02更新 | 1688次组卷 | 49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纲要下)第六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测)
8 . 有研究认为,美国独立后不到半个世纪,拉丁美洲经过独立战争,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难辞其咎”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
A.奴役掠夺土著居民B.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
C.进行了大量的移民D.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
2019-06-08更新 | 16557次组卷 | 185卷引用:专题15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新高考地区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