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亚洲的觉醒和非洲的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列宁高度评价了亚洲被压迫民族革命斗争的意义,认为亚洲的觉醒是世界革命风暴的新源泉,“我们现在正处在这些风暴盛行及其反转来影响欧洲的时代”。由此可知,列宁认为亚洲的觉醒(       )
A.冲击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B.促成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C.肩负着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D.加剧了国际政治局势的紧张
2024-03-07更新 | 642次组卷 | 8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下图是20世纪初埃塞俄比亚人所绘关于1806年阿杜瓦战役的政治宣传画。该宣传画(     

A.体现了埃塞俄比亚民族解放运动的独特性
B.反映了反法西斯战争的残酷性
C.提升了埃塞俄比亚军队士气推动战争胜利
D.说明了殖民主义侵略的罪恶性
2024-01-30更新 | 255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世纪50年代后,受到印度民族大起义极大震撼的英国政府开始考虑将“议会文明”引进印度,1861年,英国允许印度人进入立法参事会,但拥有独裁权力的英国总督可以否决立法机构的任何一项立法。这反映了(     
A.欧洲启蒙运动影响深远B.世界殖民体系逐步确立
C.英国试图强化殖民统治D.印度革命转向议会斗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表为伊朗立宪革命时期的主要政治势力的概况。据此可知,伊朗立宪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是

派别

   

宪法设计者萨德·道莱等开明官僚因与民主党领导人塔基赞德发生矛盾,在议会与国王的冲突中,逐渐站在国王一边
温和宗教人士由于民主党人提出政教分离,使得他们向国王靠拢

民主派

社会民主党

在俄国成立,回国发展组织,反对在伊朗成立西方式的政党政治

伊朗民主党

脱胎于社会民主党组织,主张建立西方式的政党政治
A.民族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B.立宪革命的群众基础较弱
C.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的联合D.革命队伍内部缺乏凝聚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08年,提拉克在狱中撰写了《薄伽梵歌的秘密》一书,他认为种姓制度是一种社会分工,这种社会分工存在于任何社会,只是可能以不同的形式出现。由此,他区分了一种关于社会分工与个人社会责任的层面上的种姓制与一种作为僵化的身份等级制的种姓制。提拉克撰写这本书意在( )
A.反思种姓制度的合理性B.宣扬自由、平等的学说
C.动员反抗殖民统治力量D.寻找成立新型政党依据
2023-11-13更新 | 15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抽测历史试题
6 . 埃及科学复兴的发起者之一、语言学家塔闼维(1801-1873)在《埃及的故事》中主张,埃及文化在好几个世纪里光芒四射。在“法老时期,它(埃及)是世界上一切民族的母亲”。在希腊—罗马时期,成为古代世界的学术中心。伊斯兰教兴起以后,又成为伊斯兰文化的支柱,帮助把文明传播到西方。即便到了塔闼维那个时代,它依然保持着力量和光荣。据此推知,塔闼维意在(     
A.强化埃及人民的民族意识B.推动非洲民族民主运动走向高潮
C.强调埃及文化是欧洲文化的重要源头D.揭示阿拉伯文化对古代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23-24高三上·河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自1923年起,到1938年,埃及举行了7次大选,仅前8年,议会就被解散了4次。据统计,1926—1936年议会只存在了32个月,没有一届议会能维持到5年改选。由此可推知,当时埃及(       
A.独立意识不断觉醒B.立宪政治有待完善
C.华夫脱党内斗激烈D.资产阶级力量强大
2023-11-05更新 | 168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普高联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测评(三)历史试题
8 . 印度国大党在1885年成立时的宗旨是“希望加强目前的政府,使其更接近民众”。印尼“伊斯兰教联盟”在1913年成立时的宣言是“和政府站在一起,并且取得政府支持……逐步以合法的途径达到自治”。据此推知,这两大政党的共同诉求是(     
A.支持政府改革,主张民族自决B.坚持改良方式,谋求政治权益
C.维护工农联盟,稳定社会秩序D.反思革命道路,推崇宪政体制
2023-10-17更新 | 252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部分名校2024届高三10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20世纪初,列宁称之为“亚洲觉醒”的革命风暴席卷亚洲。如表为这一时期亚洲主要国家的革命主张与实践。据此,对“亚洲觉醒”的共性理解正确的是(     
国别革命主张与实践
中国孙中山先生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
菲律宾明确提出了推翻西班牙殖民统治,在革命过程中事实上建立了独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印度提拉克提出了司瓦拉吉纲领,把印度历史上一个争取民族独立的英雄西瓦杰作为司瓦拉吉的象征,还主张未来印度实行代议制,采取联邦共和政体
A.民族民主意识开始出现B.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C.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D.体现了民族民主革命的性质
10 . 民族主义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表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十年战争重新塑造了欧洲的形象,教皇的权力和大一统局面不再……在民族国家崛起的过程中,一批以民族为基础的近代意义上的国家相继巩固了自己在欧洲的地位,他们不再崇拜神权,而是更为实际地追求本国的领土、资源、财富等现实利益……由此形成的国际体系也顺应了工商时代的要求,是近代国际政治体系的开端。

——整理自黄宇蓝《论三十年战争中欧洲各国国家利益意识的觉醒》

材料二

19世纪历史事件
1822年1822年巴西摆脱葡萄牙的统治获得了独立。独立之后的巴西仍面临着继续民族民主革命的艰巨任务。
1882年埃及在反对英国的侵略中,出现了非洲第一个政党——祖国党,提出“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号,后抵抗失败,英国占领埃及。
1896年1894年,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尼利克领导人民抗意斗争,1896年取得独立。

材料三   由于日本侵略战争的刺激,战时中国的民族战争宣传和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开展。南京国民政府在开放民众宣传方面做了力所能及的工作……和中共在敌后开展根据地的过程相应,抗战教育在各个地区、各个层面展开,根据地的发展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民族生存和民族意识不断推展的过程。……浴血奋战让中国拥有了自1840年以来前所未有的国际地位,战争开始的时候,中国还受制于治外法权和帝国主义。如今,中国第一次重获全面的独立。另外,中国现在还是“四巨头”之一,是新成立的联合国组织永久且核心的角色。

——摘编自《一寸河山一寸血》解说词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三十年战争后欧洲形象的变化。结合所学指出由此形成的国际体系的名称,并说明它成为“近代国际政治体系的开端”的理由。
(2)“小事件大历史”,请参照示例任选两例补充表格,并用一句话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进步潮流。
(3)根据材料三,指出抗日战争与民族主义的关系,并结合所学简述中国“拥有前所未有的国际地位”的表现。
2023-09-26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崇化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