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下图为19世纪末法国艺术家蒂雷伯格内创作的漫画《世界的朋友》。漫画中三个朋友(德国、意大利和奥匈帝国)围着“Poudreexplosive”(火药桶)悠然地吸着烟。该漫画意在说明(     
A.两大军事集团已经形成B.世界大战爆发不可避免
C.三国同盟威胁世界和平D.帝国主义企图瓜分世界
2 . 1914年,差不多每个德国人都预期会有一场短暂的战争,而国际危机将迅速得以解决。这些在柏林火车站的德国军人正准备乘坐火车开赴前线。他们携带着鲜花,由妻子或女友陪伴来到车站(见下图)。这可以佐证当时(     
A.民众对战争态势的盲目乐观B.战争按照人们的预期稳步推进
C.德国政府利用舆论煽动战争D.英国开始放弃“大陆均势”政策
3 . 在俄国革命早期,列宁认为社会动员工作要围绕城市工人展开,对于农民则是“间接动员”。后来列宁思想转变为“我们应该依靠群众,应该派鼓动员到农村中去”,要利用通俗小册子、图表、电影、苏维埃唱片等来传达农村社会动员内容。列宁思想的变化(     
A.表明俄国农民受压迫最为严重B.得益于对俄国国情认识的深化
C.显示出一战中俄国的损失巨大D.反映出当时已经形成工农联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在1945年4月至6月成立联合国组织的旧金山会议上,由于中小国家特别是拉美国家代表以及美国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争取,对纳粹德国大屠杀暴行的揭露,联合国宪章草案增加了七项人权条款。这些条款(     
A.清除了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B.体现了人文关怀意识
C.协调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矛盾D.确保了人权制度进步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甘地认为“只有仁爱才能克服仇恨”,他所想获得的政治自由是“期望不久的将来能成为这个帝国的一个具有自治领地位的伙伴。”这表明甘地(     
A.认识到印度与英国矛盾不可调和B.竭力维护印度当地现有的社会秩序
C.违背了人民要求民主自由的愿望D.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具有不彻底性
6 . 1934年9月,法、英、意、波、捷、中等30个国联成员国联名致电苏联政府,“邀请苏联参加国联并实行宝贵的合作”。随后国联全体大会以38票赞成、3票反对、7票弃权的结果同意苏联加入并担任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苏联加入国联的背景是(     
A.西方意识形态观念的淡化B.国际法西斯主义的威胁
C.应对世界经济危机的要求D.《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2023-11-02更新 | 249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苏联作家伊利亚·爱伦堡在其自传性回忆录《人·岁月·生活》中这样描述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情况:“在合法的暴力和非法的投机之间只隔着一层薄薄的纸。国家政治保安局工作人员有时一次就逮捕成十上百精明的投机商,这种行动称之为‘撇去新经济政策的浮沫’。”据此推断,新经济政策(     
A.造成社会贫富差距扩大B.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C.运行深受政治体制影响D.改变了国内政治格局
2023-09-07更新 | 27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高考历史猜题卷(六)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战期间,北洋政府受有识之士的建议,于1917年选派14万华工赴欧洲协助协约国作战。华工中的70%来自山东农村,他们许多人目不识丁,但淳朴老实、任劳任怨,渴望能帮家人过上好日子(按照合同,每个华工每月不但可以领到12块大洋,他们在中国的家属每月还有10块大洋的养家费)。华工中的马春苓、孙干是乡村教师,他们去欧洲不仅是为了挣钱,一个还是为了圆“环游之志”,另一个则是怀揣考察欧洲教育的初衷,希望将来回国创办学校,开启民智。华工们在欧洲战场上从事多样的工作:挖战壕、修铁路、排地雷,在火药厂、兵工厂、化工厂、造纸厂等地方工作,有的甚至成为修理坦克、飞机的熟练工。由于敌军炮火、瘟疫和伤病,至少有1万名华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战后约3000名华工在法国成家定居,成为中国较早一批欧洲移民者。比利时伊普尔市一战纪念馆馆长说:“华工是我们一战和当时欧洲历史的重要部分,他们不远万里来到这里,帮我们重建家园,我们对一战华工心怀感激。”

——摘编自邓卫华、王阳、应强《一战华工:跨越百年的告慰》


(1)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洋政府选派华工参战的原因。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华工参战的历史贡献,归纳华工的优秀品质。
2023-08-28更新 | 267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高考历史猜题卷(四)
9 . 以下为关于美国若干北方城市中黑人人口增长表。这一状况(     
1910年1920年
北方城市人口占比人口占比增长百分比
匹兹堡256234.8%377256.4%47.2%
芝加哥441032.0%1094584.1%148.2%
底特律57411.2%408384.1%611.3%
纽约917091.9%1524672.7%66.3%
A.反映美国内战后南方经济的逐渐转型B.体现出美国种族矛盾的缓解
C.主要受国际战争刺激美国经济的影响D.使美国黑人的法治意识增强
10 . 有学者认为:“战后时期各国幸运地生活在了这样一种国际关系体系之内:因为它是基于一种权力现实之上的,所以有助于实现秩序,尽管谈不上正义,但却比人们所预期的更好。”据此可知,这种国际关系体系(     
A.形成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B.为战后世界的和平留下了空间
C.保证了世界秩序的长期稳定D.建立在各大国实力均势基础上
2023-08-16更新 | 474次组卷 | 8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高考历史猜题卷(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