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1 . 工业化时代的世界大势

在这一阶役(17501914年),发生在北美英属殖民地13个州的第一次革命,受到了启蒙运动中自由和平等思想的滋养,这些思想随着贸易物资和移民从欧洲来到了美洲。从这里,美洲革命的成功又启迪了法国思想家。美洲革命和法国革命的成功接下来又激发了海地和拉丁美洲的革命,打碎了那里的殖民锁链。与此同时,革命开始形成了以民族国家为基础的认同,并且这种民族国家的认同迅速传遍全世界。到19世纪,工业化带来的新技术(包括铁路、蒸汽船和电报)使得思想、贸易物资和人们能够来到更远的地方,穿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遥远的距离。随着西欧的新兴国家、北美、俄国和日本开启了各自的工业化进程,工业化的全球影响加强了。这些强国接着将工业技术传到了世界上的每一块大陆。工业强国(特别是欧洲人和他们在北美的后裔)凭借技术优势征服和占领了亚洲、非洲和大洋洲的广大地域。因此,在20世纪之初,主要的工业强国已经把世界划分成了大帝国,贸易、资源开发和移民的网络联系了每一个帝国。

工业和帝国锻造出来的全球联系网络并没有哺育出和谐。恰恰相反,全球范围内出现的民族主义刺激了对自然资源、战略要地和国际地位的激烈竞争。而且,工业强国和帝国列强逐渐以种族优势为自己对世界的占领进行辩护,在所有被征服和被压迫的民族中间制造了不和谐。这种不和谐,与列强之间的纠纷结合起来,造成了激烈的冲突,使得20世纪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暴力的时代。

——摘编自本特利《简明新全球史》

结合所学,任选材料中的三个视角进行解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 “在战后的三年中,尽管双方动用了大量的武器,再三发劫攻势,但在这条战线上任何一方的移动都未超过10英里。……与各参谋部的计划相反,西线的战斗最后变成了阵地战和消耗战。”导致西线的战斗最后变成阵地战和消耗战的原因不包括(     
A.新式武器的运用B.意大利的临时倒戈
C.德国速决战的破产D.交战双方的势均力敌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1世纪以前的海上格局演变

关键变量1500年以前(区域格局/无极)15002000年(单极)
科学技术指南针、火炮、造纸术、三桅船蒸汽动力及燃气轮机、现代火炮、无线电、导弹、核武器
国际规范丛林法则、习惯法民族国家体系、海洋自由
提炼材料中的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4-04-29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4月测验历史试题
4 . 近代欧洲战争赔款模式分两个时段:1618~1800年以获得经济补偿为目的,赔款主要由战败国王室承担,多为真金白银;1800~1918年战胜国将巨额赔款作为政治制裁手段,形式包括物质抵押、领土让与、贸易开放等。这一变化反映了(     
A.欧洲国际关系趋于紧张B.国际协调机制日渐合理
C.政府对经济控制力减弱D.战争赔款维护国家利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十四点和平纲领》在欧洲引起了一场民主愿望和期许的狂热⋯⋯为了模仿布尔什维克,柏林、汉堡都建立了苏维埃,布尔什维克主义正越来越为各地人们所接受。”这反映出当时的欧洲(     
A.统治秩序受到民众质疑B.是美苏争夺的重点区域
C.丧失了世界中心的地位D.对战后世界格局的不满
6 . 下图所示为1919年的一幅名为《德国的绞刑架》的漫画,漫画中的黑衣人从左到右依次代表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美国总统威尔逊,没有上衣以背示人的是德国代表。英、法立于两侧,准备行刑,法国更是迫不及待。美国则愁眉苦脸,摊手表示无奈。对漫画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A.英国基于自身利益反对对德国行刑
B.法国迫不及待是急于恢复海上霸权
C.美国的无奈是由于未能恢复大陆均势的旧秩序
D.战胜国的不同态度预示着战后秩序的不稳定性
2024-04-06更新 | 20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3月份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国联指定其成员国担任委任统治地的受委任国,有别于一直以来“先占、征服或割让”等传统方式。受委任国对委任地的统治并不发生主权归属地位转移的效果,实际管理方国家需要履行向国联行政院提交委任事项执行情况年度报告等义务。据此可知,国联的委任制度(     
A.对保护战后和平发挥巨大作用B.折射出非殖民化的时代趋势
C.有效维护了殖民地人民的利益D.体现了国联的集体安全原则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态势

历史阶段政治体系核心机制全球治理结构特征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19181939年)
成员国间引入集体安全机制战胜国对战败国的苛刻处理,亚非拉传统政治模式逐渐解体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雅尔塔体系
19451991年)
权力分配模式引入均势原则避免了直接战争的两极模式,亚非拉建立起独立的主权国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多强体系过渡
1991年至今)
多极权力均势格局较为稳固全球体系成员国独立开展外交事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多极化成为必然

——据姚枝仲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世界政治格局演进》整理

(1)根据材料,对20世纪以来全球政治格局演变的阶段特征进行阐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全球政治格局多极化的影响及启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关于一战后的国际秩序,威尔逊的想法是“对国际社会进行改造,克服竞争性的民族国家体系带来的弊端,消除国际无政府状态和权势政治,最终将民族国家的私利引向国际社会共同的利益”。威尔逊的这一主张(       
A.意在促进世界和平发展B.深受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
C.确立了美国的霸权地位D.助推了国际新秩序的构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14年时,飞机多用作侦察敌情,时速仅为80~115公里,4年后却升至180~220公里。在此期间,飞行高度也从200多米提升至8000米,飞行距离从几十公里扩大到400多公里;到1918年,机枪已是战斗机标配,机重也大大增加。这主要缘于,当时(       
A.一战进程的推进B.技术革命的进行C.军备竞赛的加剧D.飞机性能的提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