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表是20世纪30年代苏联政府收售农副产品价格的统计表。下述现象
产品付给农庄的收购价格零售给居民的价格
小麦(每公担)10卢比10戈比216卢布
牛肉(每公斤)21—55戈比7卢布60戈比
牛奶(每公斤)9—14戈比1—1.5卢布
(注:卢布=100戈比)
A.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B.促进了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
C.适应了国家工业建设的需求D.提高了全体居民的生活水平
2 . 下表是1928年、1932年、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品产量在世界的排名表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项目1928年1932年1937年
工业生产总值532
拖拉机422
电力1073
石油322
553

A.计划经济体制使苏联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B.赫鲁晓夫的改革使苏联实现了工业现代化
C.苏联工业指标排名的提升与西方经济危机无关
D.苏联重工业发展是推行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结果
3 . 下表为某国1928年至1937年工业生产发展的部分情况表(1913年为100%)据此判断该国是(  )
种类1928年(%)1932年(%)1937年(%)
100140419
石油126232309
棉织品104104134
砂糖9561180
A.美国B.苏联C.英国D.法国
4 . 下表为1920—1953年苏联(俄)工农业生产指数简表(1913年为100),据此可知
时间19201925192819401953
工业产值14.177.31328522143
农业产值67112124141146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破坏生产恢复B.集体化使农业生产衰退
C.计划经济体制导致工业结构失衡D.政治形势影响经济建设
5 . 下表是1938年苏联和英国主要经济指标的比较
人均生铁产量人均钢产量人均用电量
苏联87公斤107公斤233度
英国145公斤226公斤620度

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结论应该是
A.苏联二五计划实现了国家工业化B.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更具有制度优势
C.英国的主要经济总量远远超过苏联D.苏联的生产力水平并未超越西方强国
6 . 下表是根据《俄国及苏联国民经济建设文件汇编材料》绘制的苏俄部分经济建设指标在世界和欧洲的排名表,对表格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使工业生产总值于1928年恢复到战前水平
B.1932年苏联机器制造业占欧洲第一,表明工业化已经实现
C.农业集体化的推行,有助于1937年苏联工业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位
D.1913~1937年的经济建设,有利于苏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7 . 下表反映了1919年和1925年苏俄(联)农村每个成年人消费量的变化情况(单位:千克)。 此变化主要是由于
粮食
1919年18116.50.5
1925年22938.74.6
A.政府减轻了农民负担B.农业生产技术革新
C.工业化建设全面开展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8 . 下表为20世纪50年代苏联粮食产量统计表,由此可知此时期苏联
时间(年)195319541955195619571958
产量(万吨)8520856010370125001026013470

A.新经济政策的成效显著B.粮食产量保持连续增长
C.农业改革取得一定成效D.农业落后状况得以扭转
18-19高一·全国·假期作业
名校
9 . 影响下表中1920年到1925年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1913~1925年俄国/苏俄/苏联农业生产情况
年份项目1913年1920年1925年
农业总产值(%)10067112
种植业(%)10064107
畜牧业(%)10072121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
2019-05-18更新 | 125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是1928—1932苏联部分工业品产量变化表
时间类别1928年1932年
生铁(百万吨)3.36.4
煤(百万吨)35.564.4
石油(百万吨)11.621.4
电(十亿度)513.5
棉布(百万米)26782694
毛织品(百万米)86.888.7

据此可知,当时的苏联
A.建立了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B.迅速完成了向工业国家的过渡
C.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严重失衡
D.展示出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