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2018高二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1938年苏联农场用多出50%的土地耕种,用多出10倍的人力劳动,但产量却只有美国农场产量的3/4。造成上述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A.罗斯福新政提高了农产品产量
B.苏联的劳动人口远多于美国
C.苏联政府鼓励农产品大量出口
D.集体化影响苏联农民积极性
2018-04-13更新 | 38次组卷 | 3卷引用:【校级联考】河北省邢台市六校联考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由于时代和国情的不同,各国走上了不同的经济发展道路,创造了不同的发展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把苏俄(联)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和战后年代。他认为1921—1927年是苏俄(联)历史上的“退却年代”,20世纪30年代是苏联历史上的“剥夺年代”。

1934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到苏联访问之后写下了《莫斯科日记》,书中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

材料二他是一个精明的统治者,在驾驭政府与时代方面有无与伦比的胆略和才能,又由于他在内政方面的巨大建树和在与法西斯斗争中的不朽功绩,而被世人公认为同华盛顿、林肯相比肩的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是他,把美国人民从苦难和经济大萧条中拯救出来,扩大了中央政府的权力,首创干预经济生活的先例。

材料三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中国领导层看来,中国1977年全年的农业成就是不能满足本国需要的,其失误……在于农民缺乏努力工作和发挥积极性的动力。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材料一中的“退却年代”是指什么?你如何理解罗曼·罗兰所说苏联30年代“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

(2)材料二中的“他”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突出贡献是什么?请用全球史观评价“他”的贡献。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三中前一种“组织方式”弊端的主要表现。以后一种“组织方式”为开端,我国的经济体制做出了怎样的政策调整?

3 . 据统计,从1929年7月到1930年7月,在苏联农村中,牛减少了20%,马减少了13%,猪减少了33%,羊减少了26%。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强行实施
D.为配合社会主义工业化
4 . 有学者认为:“邓小平继承和借鉴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并同时发展和提升了这一思想。”邓小平的“继承和借鉴”主要表现在
A.大力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
B.引进外资并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发展
C.实行固定的粮食税以减轻农民负担
D.废除了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
2018-01-18更新 | 339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列宁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材料反映的经济政策
A.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保卫了新生政权B.允许自由贸易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C.使美国逐步走出经济大萧条的阴影D.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经济比例失调
6 . 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它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它是
A.法国大革命
B.巴黎公社革命
C.俄国十月革命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7 . 保尔在一次会议上对自己做出剖析:“我们过去所受的教育,只知道对资产阶级要怀有刻骨的仇恨,所以新经济政策一来,我们便认为是反革命。其实党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一种新形式。”保尔的这一剖析说明当时他已真正认识到
A.实行粮食税有利于农业生产恢复B.新经济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C.恢复货币和商品流通并不是发展资本主义D.新经济政策能改善工农联盟并能巩固政权
8 . 20世纪70~80年代,苏联每年的新技术发明大约占世界总数的三分之一,但只有四分之一的科技成果在经济中得以应用,而一项新技术从研究到应用的周期长达10~20年。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苏联忽视民用工业的技术革新
B.苏联过分倚重军工生产
C.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严重制约
D.苏联民众消费水平有限
9 . 苏联《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中指出:“农业必须过渡到可以使用拖拉机和农业机器,可以将粮食生产的商品产量提高几倍的大生产。”在这一指导思想下,苏联
A.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B.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
C.增加国家积累以发展农业D.逐步尝试新经济政策
2016-12-1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北邢台三校高一下第三次月考历史卷
10 . 在新经济政策实施期间,在粮食收购领域,苏联政府通过收购的办法从农民手中收购粮食,却又对粮食进行严格限价。农民有出售粮食与否的自由,但若要售粮则必须按照政府定价出售。材料表明新经济政策
A.延续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措施
B.使农民群众生产积极性完全丧失
C.存在商品经济与计划管理的冲突
D.并不适应当时苏联经济发展需求
2016-12-13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北邢台三校高一下第三次月考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