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2024·河北沧州·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1919年初,布尔什维克承认村社自治,遵守村社的传统和规矩,基层苏维埃常响应农民要求,同意在村社大会或乡民大会上选举产生贫农委员会,征粮委员会由村庄各阶层的代表组成,不仅仅限于当局确认的“贫农”,从而平息了广大农民的反抗。这反映出苏俄(     
A.政治对现实的妥协B.农业集体化的基础薄弱
C.民主革命的曲折性D.新经济政策的影响有限
2024-05-14更新 | 14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沧州市部分高中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俄国是一个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相当的比重,俄国共产党人必须面临这些特殊的条件和环境去探索一条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战争结束后,农民的不满几乎要发生暴动,列宁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意识到只有在无产阶级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条件下,充分利用资本主义所达到的技术和文化成就,才能为实现社会主义创造物质条件。当时的苏联将国家资本主义制度具体化为租赁制和租让制两种形式。租让制就是将一些大型企业、矿藏、森林按照一定的条件租让给外国资本家去经营,租让期一般在20年以上。

——摘编自王晓荣《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的历史比较》

材料二   建立这种中国式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因为中国是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因此,中国必须以新民主主义社会为中介,才能完成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毛泽东等领导同志早在革命胜利之前就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构想。1939年底、1940年初,毛泽东发表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在中国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完整理论,并对它作了系统的说明。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新民主主义经济是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份,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王丽荣《试析中俄两国的“新经济政策”》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俄经济政策和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理论的异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对新经济政策理论进行阐释。

3 . 针对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布尔什维克党开创了“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道路。20世纪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来自于下层民众和被压迫民族对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的反应。这说明,20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       

A.开辟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新纪元B.体现了人类对美好社会的追求
C.是民族民主革命的重要思想武器D.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路径
2024-03-29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4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下表所示为1923—1924年度各种经济成分占苏联国民经济总产值的比重。这可以用来说明苏联当时(     
1923—1924年度各种经济成分占苏联国民经济总产值的比重

经济年份

社会主
义经济
城乡小商
品经济
私人资本
主义经济
国家资本
主义经济

宗法式经济

1923—1924

35.5%

54%

8.9%

1.0%

0.6%

A.实现了经济结构的优化B.经济发展活力日趋增强
C.避免了计划体制的弊端D.摒弃了意识形态的羁绊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学者指出,新经济政策是“被中断的”,因为斯大林在20世纪20年代末就通过向群众意识中灌输“外部”和“内部”敌人形象的方式在国内营造了一种紧张的社会氛围,正是这种紧张的氛围证明了斯大林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采取非常措施的必要性。材料旨在强调(     
A.苏俄经济面临着困境B.苏联模式形成的原因
C.新经济政策的重要性D.苏联工业化的紧迫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17年4月17日,列宁在布尔什维克党会议上强调要“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4月21日,党的彼得格勒委员会否决了列宁的这一报告提纲。5月12日,党的第七次全俄代表会议经过激烈讨论,通过了列宁提出的革命路线和政策。这反映了此时俄国(     
A.工农苏维埃政权得以巩固B.城市武装起义时机成熟
C.革命形势进一步向前发展D.沙皇政府成为众矢之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29年后,苏联派出人员到西方进修或进行科学研究。同时在国内兴办了许多高等和中等技术学校,学习西方的技术,到1933年,约有110万学生在这些学校学习。苏联的这些举措(     
A.抓住了国外技术转移的时机B.致力于落实新经济政策
C.建立了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D.意在缓和与西方的关系
2024-03-09更新 | 274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肃宁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协约国集团对苏俄进行了大规模的武装干涉。但1922到1924年间,除美国外,所有的西方国家都承认了苏联。其直接原因是(       
A.苏联国力不断增强B.欧洲各国需要和平
C.帝国主义实力削弱D.新经济政策的驱动
2024-03-07更新 | 336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沧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苏联)一系列由国家制度的五年计划在工业发展过程中占据着优先地位,包括预期的产量和新设备等。政府在冶金、矿业、电力等部门修建大型企业,试图把苏联建设成独立的工业国家,摆脱西方银行和贸易的支配苏联仍然关注重工业的发展,试图以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依托另外,斯大林所追求的不仅是单纯地改变私人所有制形式因此,他并不依靠价格竞争,而是使用正式的、集中的资源分配来安置设备和物质。结果提高生产效率的努力遇到了瓶颈,导致严重的资源浪费,因为每个工厂的配额都由决定,而并非符合快速工业增长的需要。从头两个五年计划到1937,与此同时的西方世界正在遭受经济萧条,苏联机器生产和钢铁产量提高了4倍。

——摘自迈克·亚达斯等《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材料二   1932年美国退伍军人为抗议补助金太低,在首都华盛顿举行示威活动。胡佛政府出动正规军骑兵,用军刀和催泪瓦斯血腥镇压了手无寸铁的退伍军人和妇孺家属,美国有1500多万人失业,许多人于是对美国的民主政体抱着怀疑的态度,大多数知识分子向左转。

——摘自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材料三   (日本)自民党执政后,在经济、政治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政策。鸠山内阁制订的《经济自立五年计划》;岸信介内阁制订的19581962年度《新长期经济计划》、《农业基本法》;池田勇人内阁制订的《国民经济倍增计划》等,提出了以加强“产业基础”和发展“重、化学工业”的重要政策。1957年又通过《电子工业振兴临时措置法》《合成橡胶制造临时措置法》等日本政府投资数额占政府支出的比率,1960年末为35%,1965年为47%,1970年,又上升为52%。据1977年统计,日本政府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6%,相当于美国的1.4倍,高于英、法、联邦德国、意大利四国同年投资的总日本的法人税率,从1952年的42%降为1955年的40%,1958年又降为38%。

——摘自欧阳云《世界当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苏联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2)出现材料二中“许多人于是对美国民主政体抱着十分怀疑的态度”的原因是什么?美国是如何使其“民主政体”得以保存的?
(3)根据材料三指出,二战后日本政府为推动经济发展采取了哪些措施?
(4)综合以上问题,指出三国在发展道路的探索中有何共同之处?在经济全球一体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各国在探索发展道路时还须注意哪些问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1921年,苏俄人民委员会会议决定,采取必要措施发展私营企业形式和合作社形式的手工业和小工业,并尽力发展农业合作社,鼓励小生产者的合作化要求,鼓励一切形式的农业合作社,实行自愿入社的原则。据此推断,这一决定(     
A.有利于民众生活的改善B.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在全国的推广
C.表明私有制度全面恢复D.动摇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