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6 道试题
1 . 下图摄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苏联,见证了农民举行仪式欢迎新添了拖拉机的情景。这反映当时的苏联
A.粮食不足的问题并不严重B.工业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C.农业集体化进程加快发展D.公有制经济得到民众支持
2 . 《全球通史》中称:“对列宁而言,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只是一次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这表明列宁实行该政策的最终目的是
A.缓和工农间矛盾
B.恢复社会经济
C.向社会主义过渡
D.发展商品经济
4 . 斯大林针对苏联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差距,提出在十年内缩短距离,必须建立工业化所需的社会组织形式,随后苏联短短几年内消灭了私有制和个体农民。这一做法
A.消除了城乡之间的差别
B.增强了国家动员能力
C.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2019-07-11更新 | 245次组卷 | 8卷引用:【校级联考】海南省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乐东黄流中学2019届高三模拟4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所谓工业革命,其中包括六个相互关联的大变化和发展,即机器制造为的发展、铸铁业的革命、纺织机械的运用,化学工业的创造、煤炭工业的发达和交通手段的进步。

——【英】诺拉斯《英国产业革命史论》

材料二: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时曾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如识,回答材料中所说的是哪一次工业革命?并举出此次工业革命中交通运输方面的发明。此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什么时代?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最根本的转变是什么?
(3)在俄国十月革命后实行的新经济政策也试图通过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它的实施起到了哪些积极作用?
2019-07-1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模拟合格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俄国革命已经过去100年。从导致沙皇俄国崩溃的二月革命发展到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掌握权力的十月革命,应如何评价这一系列动摇全球的大事件呢?在迎来100周年节点之际,全球掀起了讨论热潮。俄罗斯独立民调机构列瓦达中心的舆论调查显示,52%的受访者认为尼古拉二世给俄罗斯带来好影响,而列宁为46%,两人基本不相上下。由于舆论分成两派,俄罗斯政府难以对革命100周年明确表达立场。

——2017年6月《环球时报》

材料二   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1921列宁《论粮食税》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性质。如何理解十月革命是“动摇全球的大事件”?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列宁是如何“利用资本主义”的?结果怎么样?

材料三   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象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进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3)20世纪90年代初,社会主义运动遭受的重大挫折是指什么事件?我们应当从中吸取哪些教训?
8 . 1927年苏联第聂伯河水电站开始动工建设。它借鉴了加拿大阿达姆伯克水电站和拉加贝尔水电站的建设经验,由苏联水利建设专家设计、美国水电专家小组指导。历时5年,先期5个发电机组建成投产。据此可知当时
A.美苏两国由对手变成盟友
B.苏联推崇市场经济体制
C.新经济政策影响并未消失
D.苏联工业位居世界第二
2019-06-10更新 | 1327次组卷 | 31卷引用:海南省东方市琼西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十月革命后的苏俄,为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对外签订《布列斯特条约》退出一战,对内实行以余粮收集制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政策,1918年苏俄政府实施的经济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全盘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2019-05-22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32年,全世界机器出口的1/2销往苏联,在苏工作的外国专家近2000人;1933年,苏联向西方国家贷款总额高达14亿卢布;1935年,出现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建交高潮。这些现象反映了
A.该时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
B.西方经济危机局面得到缓解
C.经济全球化得以加速发展
D.经济建设突破意识形态阻碍
2019-05-18更新 | 2866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9年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