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动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挫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1)材料一中列宁“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的政策是什么?与“用冲动的办法相比”,这一政策有什么措施和特点?

材料二   针对30年代大危机,新上任的罗斯福总统采取了复兴、救济和改革的政府干预政策,颁布了《农业调整法》和《全国工业复兴法》,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2)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和实质是?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相继进行改革和调整。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使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个“黄金时代”。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的主要措施。
2019-07-02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下图所示为苏联某一时期社会结构的前后变化。它集中反映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B.新经济政策的结果
C.斯大林模式的确立D.赫鲁晓夫改革的后果
2019-01-30更新 | 2645次组卷 | 45卷引用: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1921年,苏俄谷物播种面积为7980万俄亩,粮食征收了23300万普特;1922年,谷物播种面积为6620万俄亩,粮食征收了36100万普特。这一变化
A.抑制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B.见证了土地所有制的变革
C.推动了工农联盟政权巩固
D.扩大了粮食税的征收范围

4 . 经济体制创新和调整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动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挫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1)材料一中列宁“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的政策是什么?与“用冲动的办法相比”,这一政策有什么特点?

材料二针对30年代大危机,新上任的罗斯福总统采取了复兴、救济和改革的政府干预政策,颁布了《农业调整法》和《全国工业复兴法》,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2)罗斯福新政是如何调节农业生产的?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相继进行改革和调整。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使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个“黄金时代”。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的主要措施。

(4)上述调整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5 . 下图为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其中导致1921~1925年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6 . 根据苏联人口学家的研究,苏联从1926年到1939年新增的2960万城市人口中,有2430万来自农村。这一现象
A.使农业集体化遭到重挫B.有利于改变苏联城乡社会结构
C.加剧了苏联农业的困境D.推动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2018-11-27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临泽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苏联自1928年起大规模进口机器设备,1932年苏联购买了世界出口机器总额的一半。但到1937年,苏联的机器进口量大幅减少,仅占机器需要量的0.9%。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西方开始对苏联实施技术封锁
B.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苏联工业
C.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D.生产资料公有制优越性的凸现
8 . 由下表可推知
表一   1940—1945年苏联集体农庄劳动日平均实物工资(公斤)

表二   1940—1945年集体农庄个人经济谷类种植面积占全国种植面积比例变化(公顷)

(注:农庄农户当时分得一块供自己支配的宅旁地。个人经济主要指宅旁地经济)

——据《俄罗斯研究》

A.社会环境有力地推动了个人经济发展
B.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断削弱
C.个人经济是农民赖以维持生计的依靠
D.一战的爆发深刻改变了苏联的经济结构

9 . 由于时代和国情的不同,各国走上了不同的经济发展道路,创造了不同的发展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把苏俄(联)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和战后年代。他认为1921—1927年是苏俄(联)历史上的“退却年代”,20世纪30年代是苏联历史上的“剥夺年代”。

1934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到苏联访问之后写下了《莫斯科日记》,书中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

材料二他是一个精明的统治者,在驾驭政府与时代方面有无与伦比的胆略和才能,又由于他在内政方面的巨大建树和在与法西斯斗争中的不朽功绩,而被世人公认为同华盛顿、林肯相比肩的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是他,把美国人民从苦难和经济大萧条中拯救出来,扩大了中央政府的权力,首创干预经济生活的先例。

材料三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中国领导层看来,中国1977年全年的农业成就是不能满足本国需要的,其失误……在于农民缺乏努力工作和发挥积极性的动力。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材料一中的“退却年代”是指什么?你如何理解罗曼·罗兰所说苏联30年代“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

(2)材料二中的“他”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突出贡献是什么?请用全球史观评价“他”的贡献。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三中前一种“组织方式”弊端的主要表现。以后一种“组织方式”为开端,我国的经济体制做出了怎样的政策调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27-1928年,苏联工业生产恢复到一战前的水平;1928-1933年,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倍多。苏联工业生产状况出现上述变化,主要是因为
A.政府成为工业化的主要推动者B.政府对资本主义经济原则妥协
C.扩大了工业企业生产的自主权D.保留了新经济政策的部分措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