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在苏俄(联)党内,还有相当一批人患有“怀旧病”,他们认为在那个“英雄年代”里,所面临的环境是艰难的,但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是美好的。只要战争一结束,生产就会得到恢复和发展,根本不需要恢复商品货币关系,就可以到达真正的共产主义。这可以用来说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深得民心B.苏共党内对发展道路未达成共识
C.新经济政策实施具有盲目性D.人民群众对工业化建设充满期待
2 . 《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
A.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B.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C.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D.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
2019-01-30更新 | 2767次组卷 | 7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的过程包括两个基本方面: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总的说来是由低级社会形态向高级社会形态的更迭,由原始的无阶级社会到阶级社会,又由阶级社会到未来共产主义没有奴役和剥削的无阶级社会。横向发展是指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这一客观过程。尽管各国或各地区具体情况不同,但纵向和横向发展都具有理论上的普遍规律性的意义。纵向发展制约横向发展,横向发展反作用于纵向发展,它们共同的基础和最终的推动力量是物质生产的进步。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上)


请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人类历史的纵向与横向发展”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紧扣论题;逻辑严谨;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2023-05-25更新 | 221次组卷 | 5卷引用: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1917年4月,列宁在论及当前革命的任务时提出:“我们的直接任务并不是‘实施’社会主义,而只是立刻过渡到由工人代表苏维埃监督社会的产品生产和分配。列宁提出这一主张的依据是
A.俄国当时存在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B.临时政府的反动统治被推翻
C.俄共(布)争取到农民对革命的支持D.红军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18—1919年间,在苏俄的交通枢纽、城乡接合部出现一批批贩卖粮食或其他物品的“背口袋的人”从事黑市交易,尽管政府对这些人的处置十分严厉,但始终无法杜绝。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此时期,“背口袋的人”对城市居民的粮食供应数额达58%—65%。这说明苏俄
A.农业措施没有严格执行
B.余粮征集影响民众生活
C.经济政策不符国家需要
D.自由贸易一直没有禁绝
2018-02-02更新 | 612次组卷 | 2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苏联在实施斯大林模式时实行了居民证制度,没有居民证及相关的证明文件,苏联公民就不能异地流动;居民证只发给城镇居民,农民则没有居民证。该制度实施的主要目的是
A.强化城市政权以镇压反革命
B.服务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C.加大劳动力的计划管理力度
D.杜绝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列宁认为:“不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而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他们。”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苏俄实行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2018-12-14更新 | 398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1年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名校
8 . 1925年,苏联工业中非社会主义成分占26.7%,批发商业中占12.1%,零售商业中占44.1%。据估计,新生的资产阶级分子连同他们的家属在1926年大约有230万人,仅占全国居民的1.6%。以上材料说明当时苏联
A.全面恢复资本主义私有制B.取消了新经济政策
C.政权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D.存在多种经济成分
2021-09-24更新 | 112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科)试题
9 . 1932年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中的各种外国专家约有6800人,其中约有1700名是美国工程师。同年,苏联向英美购买的机器设备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占英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90%。这说明
A.国际环境为苏联工业化创造了机遇B.苏联社会制度吸引了大批西方专业人才
C.苏联工业化离不开西方国家的帮助D.美英为缓解经济危机向苏联输出资本
2017-03-01更新 | 867次组卷 | 5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