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列宁提出∶“让小工业在一定程度上发展起来吧.让国家资本主义发展起来吧,这对于苏维埃政权并不可怕;苏维埃政权应该正视现实,直言不讳,但它必须对此加以控制,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最大的退却。”这一退却
A.缘于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B.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原则
C.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探索D.为苏联模式奠定了基础
2 . 1923年秋天,苏联发生了销售危机,国营工业的产品卖不出去,大量积压在仓库里,致使企业不能按时发放工资。为此,苏维埃政府决定降低日用必需品的价格,提高农产品的价格,整顿工人工资的发放,改善商业工作,这说明当时苏维埃政府
A.注重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经济B.果断停止了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部分恢复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某些做法D.放弃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
2021-10-18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苏俄从1919年2月开始每人每天由国家量分配粮食,6月,全国各地的集市买卖被查禁,市场被取缔。有些城市居民不得不悄悄农村用口袋背粮回来,于是“背口袋”活动盛行起来。“背口袋”活动盛行从根本上反映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弊端
B.取消自由贸易的政策不得人心
C.人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
D.农业集体化带来了粮食危机
4 . 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迟了,那就要失败。”他强调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就外部环境而言,是因为
A.马歇尔计划的出台
B.“冷战”格局的形成美苏对峙
C.苏联处在资本主义的包围之中
D.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
2019-07-01更新 | 150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1年甘肃省嘉峪关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人认为,苏联发明了“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靠人力劳动投资,迅速跨过工业化阶段的无情的国家公式”,这一观点
A.基本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B.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C.较客观地评价了斯大林模式
D.揭露了赫鲁晓夫改革的本质属性
2019-06-11更新 | 146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1年甘肃省嘉峪关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6 . 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大资本家亨利·福特到俄国开办企业,成了在苏俄经销福特汽车和拖拉机的唯_代理人。福特一开先例,其他的公司也一拥而上。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美国经济大危机需要输出过剩资本B.苏俄加速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要
C.苏俄进行国家资本主义的积极探索D.新经济体制促进工业管理的改进
7 . “这可能被认为是奇观:私人资本主义能成为社会主义的帮手吗?但这丝毫也不是奇谈,而是经济上完全无可争辩的事实。”最先“使奇谈变为事实”的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罗斯福新政
D.改革开放
8 . “布尔什维克一发现自己处于俄国的主人地位,就面临着创建新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挑战;关于这种新的社会主义社会他们过去已宣传很久了。他们很快便发现,他们对迎接这一挑战毫无准备---过去的历史中没有任何模式可循。”列宁及其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为迎接“这一挑战”的最初措施是
A.工业建设五年计划B.新经济政策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农业集体化
9 . 苏联经济学家布哈林认为,苏联实现工业化首先取决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如果片面强调发展速度不顾实际的可能,反而延缓和妨碍社会主义建设。与斯大林的工业化理论相比,两者的区别在于(  )
A.工业化资金是否来源于国内B.苏联是否有必要进行工业化
C.工业化建设是否应保持高速D.工业与农业是否应协调发展
10 . 2017年初,俄罗斯政府就十月革命一百周年举行纪念活动。其中一个环节是2017年2月18日在莫斯科基督救世主大教堂召开了围绕“死难者的纪念•二月•悲剧•1917年•历史教训”为主题的纪念大会。这表明
①此环节活动主要围绕两件大事:二月革命、十月革命
②俄国学者全盘否定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③纪念大会带有宗教色彩
④纪念活动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国民价值认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