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耳语者: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人生活》是英国历史学家奥兰多·费吉斯深入探索斯大林时期个人和家庭生活的口述历史著作。以下为该著作中的部分史料内容:

受访者1:4岁时父母被送去古拉格劳改营。

访谈内容:

斯大林统治下的生活在精神上更为富足——我们过得更为安宁、愉快。我们相信,如果勤勤恳恳地工作,生活将会变得更加美好……但我们认为,正在建造的社会足以保证每个人的温饱,只有和平,没有战争。

受访者2:1918年出生于克里沃舍伊诺村。

访谈内容:

1931和1932年的收成非常糟糕。然而,国家在1932至1933年的采购量,反而是1929和1930两个丰收年的两倍多。生活在饥荒地区的高达7000万人,死亡人数无法计算,因为其中很多人的死亡并未登记在册。

(1)根据材料,分别说明两位受访者在斯大林执政时期的生活情况,并结合所学简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材料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发展有何启示?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来宾市忻城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份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922年10月11日,苏俄人民委员会授权国家银行以黄金和外汇担保发行银行券-切尔文。切尔文直接与黄金挂钩,一个切尔文含纯金7.74234克,等于旧俄10个金卢布。切尔文的发行(     
A.冲击了世界货币金本位制度B.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施
C.有利于稳定和恢复国民经济D.意在统一财经保证战争的胜利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合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初,列宁推行市场化倾向明显的经济改革。政府允许农民在交纳粮食税后在市场上自由出售其余粮。国营企业则可根据市场和利润的要求来调节生产活动。中小型企业可以通过出租、出售、归还原主以促进私人经济的发展,同时吸引外资参与苏维埃政权主导下的经济建设,加强与世界的联系。此外,国家计划机构的许多职能转变为预测经济的发展,而非直接指导国营企业生产。

——摘编自任晓伟《列宁时期新经济政策的内在矛盾和苏联计划经济的确立》

材料二   1928年,苏联工业发展已经超过1913年沙俄帝国的水平,但与同期西方国家的差距过大。围绕推进工业化的任务,苏联政府开始实行“一五”计划,明确工业化战略的核心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足够的国防基础。国家通过一系列国有化法令,集中一切资金和资源,投入到国家最需要的工业部门。“一五”计划还注重经济增长速度,在苏联的亚洲地区新建工厂与工业城市,从美国和德国引进大量的工业装备、技术和管理方式,建立航空工业、装备制造业等新的工业部门。但轻工业品生产计划仅完成了80%,消费品生产投资下降,城市各类商品供应紧张,不得不再次实行商品配给制。

——摘编自《世界现代化历程·俄罗斯东欧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俄(联)进行经济改革的原因及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苏联的“一五”计划。
2024-05-24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十校联盟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4 . 列宁于1917年3月6日从苏黎世向彼得格勒发电报:“完全不得相信新政府,一丝一毫也不支持……不得谋求与其他政党的任何接近”。他提出:“通过武装起义推翻临时政府,建立布尔什维克的‘一党专政’”(《二十世纪俄国史》上册,第405页)这说明列宁(       
A.主张必须推翻沙皇政府B.清楚民众的现实诉求
C.要求进行社会主义革命D.反思巴黎公社失败的教训
2024-05-2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十校联盟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列宁曾说:“我们计划(说我们计划欠周地设想也许较确切)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据此可知(  )
A.新经济政策导致苏联社会危机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违背经济规律
C.斯大林模式存在着严重的弊端D.粮食税的实行引起农民严重不满
2024-05-18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百河”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939年,苏联的对外贸易额从1930年的16.43亿卢布降为2.7亿卢布,同时外资企业逐渐被取消,外国技术人员也纷纷回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又压缩了在战前曾有所增加的与西方的经济联系。这表明当时苏联(     
A.积极利用西方技术和人才B.经济模式日益封闭僵化
C.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确立D.排斥西方资本主义文明
2024-05-13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西河池市普通高中毕业班适应性模拟测试 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新经济政策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列宁等领导人对新经济政策的认识从最初“暂时论”“退却论”到“必由之路论”,即最终把新经济政策看作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列宁等领导人认识的变化(       
A.肯定了市场对经济的促进作用B.指明了苏俄革命发展的方向
C.得益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D.适应了苏联工业化建设需要
2024·安徽黄山·二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列宁在1918年指出:“我们俄国无产阶级比西欧最落后的国家都还要落后。正因为这种特殊情形,遂使现时工人们应当向那些决心为苏维埃政权服务,相当认真帮助组织大规模国家生产之最有文化、最有天才和最有组织能力的资本家提出必要的特殊的‘赎买’”。这一论述(     
A.指导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B.蕴含着迂回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思想
C.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D.推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
2024-04-10更新 | 291次组卷 | 6卷引用:历史(新七省卷01)(16+4模式)-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2024·湖南常德·二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十月革命后初期,列宁将苏俄对外政策的首要目标确立为世界革命即在国际范围内推翻资本主义的统治,到了1921年,他却极力主张应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这一转变主要是基于(     
A.已与西方国家建交B.经济建设的需要C.和平成为时代主流D.政权已牢牢巩固
2024-03-29更新 | 250次组卷 | 7卷引用:历史(新七省卷02)(16+4模式)-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有学者指出,新经济政策是“被中断的”,因为斯大林在20世纪20年代末就通过向群众意识中灌输“外部”和“内部”敌人形象的方式在国内营造了一种紧张的社会氛围,正是这种紧张的氛围证明了斯大林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采取非常措施的必要性。材料旨在强调(     
A.苏俄经济面临着困境B.苏联模式形成的原因
C.新经济政策的重要性D.苏联工业化的紧迫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