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的学习世界先进文化精髓,不断创新,才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05年,列宁提出了“社会主义要消灭商品经济”。1921年,他又说:“商品交换失败了,我们要在许多经济领域退向国家资本主义,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退向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1921年3月苏俄政府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同时允许私营企业建立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

——摘编自边丽冉《论列宁商品经济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意义》

材料二: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据叶书宗《善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材料三:1929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1040亿美元,到1932年只剩下580亿美元了,美国损失了一半的财富……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政”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概括列宁经济思想的变化?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新经济政策的措施?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在所有制结构和经济体制上有何改变?如何评价斯大林体制?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他“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特征是什么?
(4)综上所述,请从制度创新角度,谈谈你有何收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苏联“一五”计划前,工程技术人员不到意大利的1/5;在“二五”计划完成时,工程技术人员的数量已高达1300多万,是德、意、日、法、英五国总和的6倍;到卫国战争前夕,苏联一共建成1万多个现代化大型企业。这些成果的取得(     
A.说明计划经济有一定的优势B.推动了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C.得益于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D.奠定了国内战争胜利的基础
2024-05-1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昆明一中高三二模联合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3 . 从1924至1926年,苏联通过了关于合作社的决议、农村工作的决议、单一农业税的决议等一系列决议,指出发展农村商品经济、提高农产品价格、减轻农民赋税及发展合作社的重要性,并加以落实。这表明当时苏联(       
A.利用市场经济体制保障工业化B.苏联模式的弊端已开始显现
C.经济发展仍贯彻新经济政策精神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成效显著
4 . 1919年1月11日,俄国苏维埃政权颁布余粮收集制的法令,规定农民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数额交售全部余粮,按规定价格给国家。国家实行对粮食的垄断政策,不允许私人买卖。这一政策的实行主要是因为当时(       
A.国家经济建设滞后B.粮食短缺和战争需要
C.城市粮食供应不足D.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学者指出,俄国临时政府“犹如一头‘倔牛’,自始至终不去解决包括除政权组织问题之外,诸如布尔什维克党人在革命之初便提出‘和平、土地、面包’等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把这些问题推至遥遥无期的立宪会议。据此可推知,临时政府的做法(     
A.加速了十月革命的发生B.激发了俄国民众的民主意识
C.巩固了自身的统治秩序D.延缓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到来
2023-05-30更新 | 427次组卷 | 3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但同样必须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这表明“战时共产主义”(     
A.用余粮收集制代替固定的粮食税
B.是一种适应战时需要的特殊政策
C.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
D.导致战后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7 . 列宁说:“我们就是要这样来改善经济,使它更加稳固,更带有公共性,增加生产,解决粮食问题,更合理地分配产品,增加煤产量,并且在没有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气味的条件下恢复工业。”据此可知其
A.符合苏联经济发展实际
B.主张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认同了实行新经济政策
D.强调提高工业的国有化程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