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世纪30年代初期,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大部分被苏联购买:1931年全球机器设备出口量的30%进入苏联,1932年高达50%;有数据显示,从1929到1931年,苏联同外国签订的技术援助协定由70个增至124个。这反映了当时(     
A.苏联工业化过程中优先发展重工业B.苏联经济实力强大外汇储备充足
C.国际形势客观助推苏联工业化建设D.国际上普遍与苏联建立经济联系
昨日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的宣传画诞生于(     

(图中俄文翻译:苏维埃——我的祖国 社会主义祖国在成长——钢产量飙升)
A.十月革命时期B.国内战争时期
C.工业化时期D.冷战时期
3 . 下表是不同时期世界主要国家的GDP年均增长率(%)。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国家最有可能是(     
国家1870-1913年1913-1950年1950-1973年1973-1998年
1.901.192.932.00
3.942.843.932.99
2.402.154.48-1.15
2.442.219.292.79
A.美国、苏联(俄国)、英国、日本B.苏联(俄国)、英国、日本、美国
C.日本、英国、美国、苏联(俄国)D.英国、美国、苏联(俄国)、日本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20年苏俄的粮食产量只有1913年的一半,1921年的粮食播种面积又比1920年减少了690万顷。为此苏俄(     
A.将农民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B.推进农业集体化运动
C.着手调整国家和农民的关系D.实行农产品的收购制
7日内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18年,列宁把德国通过国家力量集中资源发展工业的方式称之为国家资本主义,并指出它不仅在一战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使得德国具有了先进的技术、强大的工业和有计划的组织管理能力,假若德国一旦变成苏维埃国家,那就会得到实现社会主义的全部条件。列宁旨在强调(     
A.德国社会主义革命时机已经成熟B.苏俄应利用国家力量发展生产力
C.调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必要性D.一战对俄国无产阶级政权的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列宁领导苏维埃政权实施了对全体农民平均分配土地的措施,提倡在工业企业实施“计算和监督”,倡导在苏俄实施国家资本主义等。为了保障这些措施的顺利实施,他还主张强化国家政权的力量和强化劳动纪律。据此推断,列宁的这些措施和主张(     
A.旨在使苏俄渐进地向社会主义过渡B.标志着新经济政策的萌芽
C.体现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温和性D.意在保留私有制度的优点
2024-05-19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如图是苏联(1929—1932年)机器设备进口的情况。这反映出苏联机器设备在苏联进口总额中占比苏联在世界机器设备进口总额中占比(     

A.借西方经济危机之机加速工业化B.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大贸易国
C.国家建设中相对忽视轻工业发展D.社会经济的恢复进程十分缓慢
2024-05-12更新 | 50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江淮九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20世纪苏俄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如把各种工业托拉斯、商业辛迪加和国营商店改为经济核算制,在各地区成立交易所和定期市场,缩小“剪刀差”、加强国营商业公司与农村供销合作社的联系等。这些措施(     
A.为国家工业化打下坚实基础B.解决粮食问题保证了前线需求
C.实现了农业向集体化的转变D.恢复自由贸易缓解了社会矛盾
2024-05-07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新经济政策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列宁等领导人对新经济政策的认识从最初“暂时论”“退却论”到“必由之路论”,即最终把新经济政策看作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列宁等领导人认识的变化(       
A.肯定了市场对经济的促进作用B.指明了苏俄革命发展的方向
C.得益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D.适应了苏联工业化建设需要
10 . 1931年,苏联购买的拖拉机占美国拖拉机出口总额的77.3%,购买的钣金工机床、磨床、车床、钻床等占美国该类机床出口的53.9%-78.05%。而在美国进口总额中,1929—1933年苏联所占份额只有0.5%-0.8%;在美国的出口总额中,1931年出口到苏联商品最高,但也只占出口总额的4.3%。这表明(     
A.意识形态相异阻碍贸易发展B.美国对外执行高额关税制度
C.经济危机爆发影响两国贸易D.美苏两国经济实力相差较大
2024-05-06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