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月革命后,为“建设不同于资本主义的新社会”,19181月,全俄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通过并颁布了“关于土地社会化”的法令。其中明确规定:“发展农业中的集体经济……减少个体经济,以便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粮食贸易,无论是外贸或内贸,都应由国家垄断”,“土地首先交给为公共利益而不是为谋取个人利益而且愿在土地上劳动的人使用”。对农民平均分配的只是革命前劳动农民实际使用的土地,而没收的地主、教会、官府的土地作为国家的后备土地,并没有在农民中平均分配,农民得到的土地比他们期望的要少得多。国家鼓励的不是个体农民经济,而是给集体经济形式以优先权。

——摘编自左凤荣、沈志华著《俄国现代化的曲折历程》(上)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时,还有占全国人口一多半的新解放区尚未完成土地改革,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发展。1950630日,中央人民政府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总结了党过去领导土地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又适应新中国成立后的新形势确定了新政策.提出保存富农经济,不动中农土地,限制没收地主财产范围等,以保护中农和分化地主阶级,减少土地改革阻力,促进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成为指导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基本法律依据。到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包括老解放区在内,全国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获得约7亿亩土地,免除了过去每年向地主交纳的3000万吨以上粮食的地租。

——摘编自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共产党简史》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新政权建立初期,中俄两国土地政策变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俄两国土地政策变革的历史背景。
2024-03-0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素质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指出:“如要求尽量运用农业资金以从事工业建设,这是不正确的,因为这不仅是与农民在政治上的破裂,而且也是破坏工业本身的原料基地,破坏其国内市场,破坏输出与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平衡。”这反映出,当时苏联(     
A.对工业从农村吸收资金有所限定B.利用商品价值规律进行工业建设
C.确立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重点D.积极调整国民经济严重失衡局面
2024-01-26更新 | 158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28—1934年苏联谷物生产总量和谷物征购量(单位:百万公担)
时间谷物生产总量谷物征购量
1928年733.2107.9
1929年717.4160.8
1931年694.8228.3
1934年676269.6
对表中信息解读合理的是(     
A.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B.余粮收集制引起农民的不满
C.大危机影响农业生产D.工业化与农民利益存在矛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如表是1922-1933年苏联对德国进出口的主要商品种类及价值情况统计表(单位:亿卢布)。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出口商品种类食品毛皮粮食石油产品
价值10.59.95.34.6
进口商品种类机器设备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化工产品
价值41.714.92.96.6
A.苏联工业化依赖德国的支持B.苏联的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
C.德国对苏联的贸易逆差巨大D.贸易是推进工业化的有效途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20世纪20年代中期,苏联对农产品价格的调整左右摇摆,时而向农民让步,放松对价格的控制,时而打击私人买卖活动,压低农产品价格。这一现象反映出(     
A.苏联政府已经失去对农业的控制B.新经济政策与工业化方针的冲突
C.经济危机影响了农产品价格D.新经济政策的弊端日益显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是1917年俄国革命的亲历者,他在书中写到:“布尔什维克成功的唯一原因在于:他们实现了最基层百姓那普遍而单纯的愿望,号召他们起来摧毁旧制度,然后同他们一道,在旧制度的废墟上构建起新的制度的框架”。这一观点(     
A.认为巩固工农联盟是当务之急B.意在扩大十月革命的影响
C.否认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D.揭示俄国革命胜利的原因
2023-05-27更新 | 191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2023届高三考前模拟考(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21年12月,一位苏俄老农民在第九届苏维埃代表大会上谈到,“一个人有两只手,一只为国家干活,一只为自己干活。”同时,他以正在召开会议的剧院为例把农民比喻为墙,工人比喻为房盖,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比喻,强调了农民的稳定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这说明(     
A.战时共产主义有利于政权巩固B.农业集体化的实施加速了工业化进程
C.新经济政策得到了农民的认可D.苏联模式奠定了卫国战争胜利的基础
2023-05-25更新 | 698次组卷 | 2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1920年9月,列宁说,“要使每个农民家庭,连一普特余粮都不剩”。1921年3月,列宁就农民交完税后再出售粮食一事说:“如果他们单个地换粮食,那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应当加以阻挠。”这一变化反映了(     
A.苏联政权正面临着巨大危机B.社会主义改造正在进行
C.社会主义过渡方式出现调整D.市场经济体制重新确立
2023-05-24更新 | 1018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20年,苏俄农民总是抱怨“生活必需品的缺乏和强制性的捐献”,但当他们被问到为什么还要选择苏维埃政府时,其中一个名叫埃米连诺夫的农民说:“革命前我有8英亩田地,现在我有85英亩。”当时农民对政府的态度(     
A.影响着苏俄国内战争的走向B.折射出新经济政策的合理性
C.源于苏俄革命后经济的恢复D.体现了苏维埃政体的先进性
2023-05-10更新 | 554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基础知识竞赛历史试题
10 . 在1929—1945年间,苏联共与217个外国公司签订过技术援助协定,其中美国公司139个,德国公司33个,英国公司10个,法国、意大利公司各9个。对此斯大林说:“在苏联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大型工业企业是由美国帮助建设或提供援助的。”这说明(     
A.大萧条期间西方加强了对苏经济交流B.国际协作提升了苏联工业化建设水平
C.美苏加强合作以应对法西斯主义的威胁D.苏联工业化建设离不开西方国家的支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