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17年,列宁认为,“这不仅因为战争带来的灾难促成了无产阶级的起义,而且是因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在为社会主义做最完备的物质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入口,是历史阶梯上的一级,从这一级就上升到叫做社会主义的那一级,没有任何中间级。”列宁提出这一观点主要强调(     
A.无产阶级革命条件的成熟B.外部环境激化国内矛盾
C.国际工人运动的不断高涨D.资本主义发展到新阶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27年底苏联粮食收购量比1926年减少了1.28亿普特,为此苏共中央成立特别委员会,派遣近三万名专门工作队员分赴全国各地督促收购工作,虽从1928年1月到3月总计收购了2.57亿普特粮食,但这引起各地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强烈不满,4月到6月粮食收购量再次急剧减少。据此可推知(     
A.苏联农业机械化水平亟待提升B.粮食收购问题使城镇出现粮荒
C.余粮收集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D.政府将会加快推进农业集体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18年,列宁指出:“这场伟大的革命是由我们这些落后的‘古怪’的俄国人开始的……应当说,历史走的是奇怪的道路:一个落后的国家竟有幸走在伟大的世界运动的前列。”这说明,俄国革命(     
A.是无产阶级夺权的首次尝试B.形成了社会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C.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D.鼓舞了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斗争
2022-07-21更新 | 399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东省普宁市华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列宁曾指出:如果一个国家大工业占优势,或者即使不占优势,但是十分发达,而且农业中的大工业也很发达,那么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是可能的。……而以小农经济占优势的俄国,很明显不具备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经济基础。"基于这一认识,列宁在苏俄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施新经济政策
C.领导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D.建立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十月革命后,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其中的一项措施是
A.征收粮食税
B.实行余粮收集制
C.实行集体化
D.增加农庄的自主性
7 .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1929~1938年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变化趋势的是(       
A.B.C.D.
2019-01-30更新 | 2144次组卷 | 28卷引用:广东省揭西县河婆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表是1940~1985年苏联国民经济增长状况,导致图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
B.经济体制模式固化影响
C.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
D.美苏争霸经济消耗过多
10 . 2006年俄罗斯学者撰写的《俄罗斯历史》中写道:“斯大林时代就类似太空中突然喷发出的一颗超新星,然后逐渐熄灭,但在它的光辉照耀下把我们向前推进了差不多4年。”这句话可以用来说明,斯大林模式
A.给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的只有灾难
B.在俄国的历史上仅仅存在了40年
C.对俄国的贡献只有发达的航天工业
D.曾经对俄国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