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1 道试题
1 . 新经济政策对农民做出让步,允许农民交纳一定的粮食税之后自由支配余粮,这一举措
A.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B.是对余粮收集制政策的延续
C.有利于巩固苏维埃政权D.符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要求
2 . 1929年,苏联同西方签订的技术援助协定达70多个项目,涉及冶金、机械、石油化工、交通运输等多个重要经济部门,大量的西方失业人员也被聘到苏联工作。这反映出苏联
A.抓住有利时机发展国民经济B.新经济政策得到了继续贯彻
C.对斯大林模式进行适时调整D.与西方国家的矛盾得到消除
2021-02-01更新 | 460次组卷 | 6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面对粮食危机,斯大林认定“小农所从事的个体经济已毫无生命力”“我们在个体小农经济的基础上是不可能发展的”。在此背景下,苏联决定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加快推行农业集体化D.提倡垦荒和种植玉米
4 . 1937年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国家是
A.英国B.法国C.苏联D.德国
5 . 苏联经济在1928年到1940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很鲜明的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即使在歉收年份,农产品价格的增长幅度也不如工业品的增长。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政府兼顾了工人和农民的切身利益B.保证了工业和农业经济均衡发展
C.农民为实现工业化付出了巨大牺牲D.改变了经济结构比例失调的局面
6 . 由如表可知,当时苏联
1929年1930年1931年1932年
集体农庄(千)57.085.9211.1211.05
集体农庄内农户(百万)1.06.013.014.9
农户集体化(%)3.923.652.761.5

A.农业集体化运动蓬勃开展B.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
C.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D.工业化发展阻力较大
7 . 苏联"一五计划"期间,通过外贸手段直接从西方市场上购买了大量的机器设备和技术,1929年,仅美国向苏联出售机器设备的商号就有一千多家。1931年,苏联购买机器设备的数量,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30%,到1932年,约占50%。这说明苏联
A.完全放弃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B.与美国的敌对关系得到全面改善
C.抓住国际机遇加快工业化建设D.计划经济体制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20世纪20年代,斯大林指出:“我们的工业和我们的经济现状决定暂时不能不向农民征收这种额外税……我们的政策应当是逐渐缩小这种‘剪刀差’,使它一年一年地接近起来……从而在几年以后完全取消对农民的这种额外税。”这一表述主要意图是
A.强调苏联恢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紧迫性
B.强调不均衡发展工农业的正确性
C.指出推行社会主义农业集体化的必要性
D.说明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正确
2020-09-21更新 | 157次组卷 | 16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列宁在他的《四月提纲》中采取了极端不妥协的立场。”这反映出当时
A.列宁主张进行社会主义革命B.列宁主张暴力夺权
C.世界大战影响俄国历史发展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2020-09-10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太平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列宁指出,共产主义与商业并非“风马牛不相及”,在大机器工业还没有充分发展的条件下,商业是“千百万小农与大工业之间唯一可能的经济联系”。基于这种认识苏俄实行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D.工业化政策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