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20年中外历史大事

1月《凡尔赛条约》正式生效,国际联盟宣告成立。

2月希特勒组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简称“纳粹党”。

3月李大钊发起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

4月共产国际派代表来到中国,先后与李大钊、陈独秀商议建党事宜。

5月陈独秀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7月中国爆发直皖战争。

8月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出版。

10月北京建立了共产党小组。

11月《共产党》第1号卷首代发刊词《短言》。

——摘编自《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外历史纲要》(上)(下)

从上述材料中选择一个关键句,结合所学知识对其所反映的时代特点加以概括,并引用上述材料中的历史现象加以阐述。(要求:中外关联、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言之成理)
7日内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2024·重庆·二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930年代,苏联提高科学院的地位,加大了对军事科研和军工生产的管理力度。1931年6月,苏联代表团在第二届国际科学史大会上首次提出“计划科学”的概念,在科学界引起了激烈争论。《自然》(Nature)杂志刊发了“科学的社会关系”“科学与政府”等主题文章,还发起“科学、计划与自由”的讨论话题。科学界的这场争论,聚焦于(     
A.国家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B.科学研究与国防建设的关系
C.国家之间的科技交流合作D.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优劣
7日内更新 | 123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天津卷03)-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3 . 下表呈现了20世纪30年代世界部分国家工业、贸易的比重概况。其中“乙”所指的国家是(       )
项 目时间
工业比重193040%9.5%10.5%5%
193736.2%9.5%10.4%13.7%
贸易比重192511%15%8%4%
193713%16%9%0.8%
A.苏联B.德国C.美国D.英国
7日内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八校高三下学期联合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
4 . 列宁在《亚洲的觉醒》中强调:“革命前夕常见的现象出现了:各种社团和政党以惊人的速度在产生……亚洲的觉醒和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斗争的开始,标志着20世纪初所开创的全世界历史的一个新阶段。”新阶段体现在(     
A.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取得普遍胜利B.新的阶级关系变动推动世界历史的进步
C.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D.社会主义实现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
7日内更新 | 10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九校高三下学期联合模拟考试(一)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3-24高一下·天津·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下图为 1929—1938 年间美、苏、德、英、法等国在世界制造业总产量中所占份额的比重对比状况 (%) 由此可见,当时苏联(     
A.重工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B.计划经济显现出一定优势
C.农业集体化程度不断提升D.率先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
2024-04-07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好题汇编】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高频选择题29题)(天津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于1904年出生于贫困的工人家庭,他是坚强的布尔什维克战士,于1920年秋在战斗中负伤。与他从军生涯同期发生的历史事件是(     
A.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
B.反抗十四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叛乱
C.苏维埃政府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
D.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诞生
2024-03-27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7 . 十月革命后,苏俄(联)走上了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

材料一:到1921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来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1921年春天的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从“强攻”转为“围攻”…如果我们不能实行退却,即把任务限制在较容易完成的范围内,那我们就有灭亡的危险。

——《列宁全集》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苏俄“强攻”“围攻”所对应的政策,并分析其政策转变的根本原因。

材料二:苏维埃的国家工业化方法,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方法根本不同。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都是从轻工业开始…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实行工业化。

——《斯大林选集》


(2)根据材料二,分析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道路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两者不同工业化道路的体制因素。

材料三:目前这种困难的经济和生活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苏联式的经济造成的后果。我们不得不付出代价,为苏联体制所固有的过分依赖原料工业和国防工业而损害日用消费品生产的发展付出代价;为不够重视现代经济的关键部门付出代价;为不允许产品生产者的竞争付出代价;为限制甚至压制企业和个人的创造性和进取精神付出代价。

——普京《千年之交的俄罗斯》


(3)根据材料三,概括普京认为造成苏联式经济后果的理由。综合上述材料,谈谈苏联经济建设给我们的启示。
2024-01-2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期文献内容
1929年4月《兴国土地法》“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兴国工农兵代表会议政府所有,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耕种使用”
1937年8月《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以减租减息,作为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
1947年10月《中国土地法大纲》“废除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按乡村全部人口统一平均分配..…”

——据臧平《试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土地政策的变化》等材料整理

材料二     1921年,全俄苏维埃第九次代表大会通过决议,提出:在保持土地国有化的前提下,现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并给农民以选择土地使用形式的自由。1922年5月,全俄中央执委会须布《土地劳动使用法》,准许土地的劳动出祖(土地使用权的临时转让)。同年10月,全中央执会通过《土地法典》,进一步放宽了土地的出租期限和使用雇偶劳动的范围,把土地的期限是长到12年。

一一据王斯德《20世纪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地主土地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影响这些变化的共同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1921-1922年的苏俄与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在农村改革方面的异同,并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评价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实行的农村改革政策。
23-24高三上·湖南邵阳·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933年1月,斯大林宣布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9个月完成,苏联开始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在四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内,苏联建成了1 500多个大企业,工业产值相当于1913年工业产值的234.5%。其中,机器制造业产值比1913年增加3倍,农业机器增加了4.5倍。这表明当时苏联(     
A.计划经济体制有一定优越性B.斯大林模式正式形成
C.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D.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高涨
2023-11-22更新 | 47次组卷 | 2卷引用:黄金卷03-【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天津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20年至1923年,瞿秋白以记者身份在苏俄采访,采访期间有如下报道:“一方面对农民让步,改食粮均配法为物产课税法(粮食税),开放自由商业……一方面极力求与外国通商,想以外资来发展工业,制成大企业的生产制度。”这一报道反映出苏俄当时正在实施(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D.农业集体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