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1 道试题
1 .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1914—1991》里写道:“十月革命对20世纪的中心意义,可与1789年法国大革命之于19世纪媲美”。这两次革命可以相“媲美”之处在于(     
A.都影响了其它地区的民族民主运动B.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C.都直接推翻了本国的封建专制王朝D.都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35年苏联首先取消了面包和面粉、米的配给制;1936年初,工业品供应也逐渐取消配给制。1937年与1932年相比,零售商品流转渠道供应的重要日用工业品和食品增长明显,如砂糖增长1.92倍,灌肠和熏制食品3.90倍,靴子1.18倍,自行车3.2倍,手表7.2倍。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苏联(     
A.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国民经济恢复B.工业基础改善促成落后面貌改观
C.运用市场规律促进经济高速发展D.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改善民众生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无论是苏俄内部还是列宁,他们都认为新经济政策是“暂时”的退却,但列宁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却产生了不同看法,他将新经济政策看作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列宁认识的变化(     
A.肯定了市场对经济的促进作用B.指明了苏俄革命发展的方向
C.得益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D.适应苏联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4 . 下表为1920—1928年苏联(俄)经济数据表(局部)。

年份


类别
1920年1925年1928年

煤(十万吨)

87

165

355

原油(万吨)

390

710

1160

钢(万吨)

19

186.8

425.1

棉织品(亿米)

1.2

16.78

26.78

粮食(百万吨)

52.5

113.3

123.3

这些数据的变化反映出,苏联(俄)(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成效显著B.农业集体化得以实现
C.落实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D.革命政权得到了巩固
5 . 有学者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指出,布尔什维克党当时是把国内战争的需要和坚决消除私人所有制、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和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联系在一起的,这一观点(       
A.认为布尔什维克党当时的做法并不符合实际
B.否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战时应急措施
C.不利于客观认识“新经济政策”推行的历史背景
D.有助于解释战争结束后继续执行这种政策的原因
2022-06-08更新 | 7154次组卷 | 55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03年7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在列宁领导下制定的党纲,该党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第一次明确以争取无产阶级专政为基本任务的党纲。此次会议(  )
A.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B.提出了和平夺权的方式
C.首倡工人阶级专政学说D.解决了革命领导枚问题
7 . 1920年11月,苏俄人民委员会颁布了《租让法令》。租让是苏俄同资本主义国家缔结经济协定的一种形式,是利用外国的资金、技术和设备发展苏维埃生产力。这一做法表明
A.苏俄对社会主义认识有所突破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被彻底否定
C.苏俄的经济基础开始发生变化D.新经济政策推动了贸易自由化
2022-06-03更新 | 370次组卷 | 7卷引用:天津市五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学习成果认定历史试题
8 . 苏俄早期领导人布哈林曾说:“我们过去以为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却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为此苏俄实行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D.赫鲁晓夫改革
9 . 以下关于斯大林经济体制的评述,不恰当的是
A.促进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本实现B.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C.完全阻碍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D.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2022-04-29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关于农业的措施是
A.实行余粮收集制B.实行粮食税C.建立集体农庄D.建立家庭农场
2022-04-29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