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1 道试题
1 . 前苏联有一个笑话: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对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伊万说:“那就煮。”老婆说:“没锅。”伊万说:“那就烤。”老婆说:“没有柴。”伊万气坏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该笑话反映苏联
A.国力薄弱物资匮乏
B.苏联农民环保意识非常强
C.个人崇拜相当严重
D.斯大林模式导致经济失调
2 . 20世纪20年代末,正当苏联找到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时,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大危机,各国纷纷寻找摆脱大危机困境的模式。

材料一   1931年这一年因一显著特征而不同于”战后“前几年,也不同于”战前“几年。1931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

——(英)阿诺德J.汤因比

材料二   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只是因为常规疗法再也不能奏效,他才试用了试验性疗法。

——摘编自(美)内森米勒《罗斯福正传》

材料三   罗斯福”新政“是在大危机威胁美国的形势下,试图在资本主义范围内对其中某些弊病加以改革,以保证资本主义的稳定与发展……”新政“作为挽救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救急药方,其直接效果虽不十分显著,但却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31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为什么”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美国试用的”试验性疗法“指的是什么。这种”试验性疗法“与苏联的新经济政策相比在手段上有什么异同?指出其实质。
(3)如何理解材料三中提出的新政”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3 . 1928年斯大林开始实行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其中在农业方面苏联政府成功地消灭了几乎所有的私人农场,实现集体化,但农业的产量确是非常的令人失望。这说明
A.一五计划严重脱离了当时苏联国情
B.牺牲农业发展工业化的道路弊端严重
C.农业集体化拖累了苏联的工业建设
D.战争环境致使苏联忽视了农业生产
4 . 十月革命胜利之初,“反革命势力控制了全国约四分之三的国土、五分之三的人口。苏维埃政权管辖地区的燃料、原料和粮食供应极其困难,40%的工厂停工,红军战士和城市居民也面临着断粮的危险。”为解决上述困难,苏维埃政权实行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农业集体化
5 . “这可能被认为是奇观:私人资本主义能成为社会主义的帮手吗?但这丝毫也不是奇谈,而是经济上完全无可争辩的事实。”最先“使奇谈变为事实”的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罗斯福新政
D.改革开放
6 . (2017年海南卷)俄国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至1940年间,一段时间内经济进入停滞状态,工业和生活用品的生产极度萎缩,可耕地面积缩减,粮食不断减产,牲畜大幅度减少。这一时期是
A.二月革命时期
B.国内战争时期
C.农业集体化时期
D.德军入侵时期
2017-08-04更新 | 2126次组卷 | 25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终结性检测历史试题
7 . 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以上论断
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
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
2017-08-04更新 | 6118次组卷 | 149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终结性检测历史试题

8 . 材料一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给人们工作。……这个任务通过政府直接征募人员可以得到部分完成,就像我们应付战时紧急状态那样,同时通过雇用这些人员来完成急需工程,以促进和改革我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罗斯福1933年总统就职演说

(1)依据材料一回答,罗斯福认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罗斯福就职总统后实行了“新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政”的特点是什么?

材料二把市场,实际上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一个重大的突破”源于苏俄实行了什么政策?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政策的特点。

材料三“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的观点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结合材料一、二、三,谈谈你对计划与市场的认识。

2017-07-0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终结性检测历史(文)试题
10 . 【加试题】1942年10月,爱因斯坦在一次演讲中指出,苏联在战争中的行动显示出它在一切工业和技术领域里的伟大成就。过去25年里,它惊人的发展速度是史无前例的。在(苏台德及其所在国)被出卖的日子里,别的大国粗暴地把它(苏联)排斥于欧洲协作之外,它就被迫同德国签订那不幸的条约。不同于西方大国,它从未犯过加强德国和日本冒险家力量的罪恶。据此判断,该演讲
①发表于斯大林格勒战役胶着之际
②表达了对欧洲集体安全体系落空的遗憾
③致力于协调英法苏等国的相互谅解与协作
④肯定了列宁和斯大林时期的经济建设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