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如表是苏俄(联)在1921—1923年农民骚乱的部分统计(据全俄肃反委员会—国家政治保卫总局档案)。从表中信息可以看出,当时苏俄(联)(     
1921年9月车里雅宾斯克省在许多地方村社大会上,村民集体做出了拒绝纳税的决定。
1923年8月后贝加尔斯克省阿克申斯克县农民在村社大会做出拒不纳税的决定,并坚决执行。
1923年12月捷列克省征粮机关采取坚决措施,省内有5个巡回法庭,有的地方甚至使用武装征粮队。
A.余粮收集制遭到农民的抵制B.新经济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
C.政权面临被颠覆的严重威胁D.农业集体化损害了农民利益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列宁的《四月提纲》对1917年4月俄国社会民主党(布)第七次代表会议起了重大作用。会议决议指出,“不能抱定立即实行社会主义的改造”,只能“立即实行若干实际上已经成熟的向社会主义迈进的步骤”。据此可知,该决议(     
A.符合当时俄国社会实际B.主张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C.违背了列宁的革命思路D.促使两个政权并立局面的结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18年,列宁指出:“这场伟大的革命是由我们这些落后的‘古怪’的俄国人开始的……应当说,历史走的是奇怪的道路:一个落后的国家竟有幸走在伟大的世界运动的前列。”这说明,俄国革命(     
A.是无产阶级夺权的首次尝试B.形成了社会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C.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D.鼓舞了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斗争
2022-07-21更新 | 404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十月革命胜利前,列宁提出了对劳动者进行简单生产管理教育并立即实现人民自治的政策。到了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着重对群众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并大力开展经济建设逐步实现群众自治。这一转变有利于(     
A.对社会改造的新探索B.推动苏俄工农联盟的形成
C.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D.实现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月革命后不久就开始推行的工业国有化经1918628日的立法得以扩大。私营企业最终几乎销声匿迹。国家还推行了义务劳动制度。私人贸易不断受到打压,并被配额制度和粮食及其他生活必需品的国家配给制所替代。1918219日,国家宣布土地为国家财产,只有自耕农有资格使用土地。然而,农民们对向政府提供粮食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兴趣,因为在国家经济崩溃的情况下还要把所产粮食优先供应国家,而农民的生产得不到许多回报。迫于内战及供应红军及城市人口粮食需求的压力,当局最终颁布粮食征收令,这实际上是命令农民把所有收成都上交国家,只留下保证他们自己生存和来年播种的最低数量。当农民抵制政府的粮食征收时,强制征用就成了家常便饭。但战时共产主义又是一个无拘无束的乌托邦时期,一个激进入士想象有可能一步跳到真正“共产主义”的时期,实现这个无产阶级自由社会的长久梦想。

材料二   尽管付出了巨大代价,共产党的统治的确生存了下来。为恢复一个完全精疲力竭、遭到破坏,正处于饥饿中的国家,苏俄开始了另一种新的经济政策,并从1921年延续到1928年,直至斯大林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人们将新经济政策时期称其为缓和与妥协时期,这是正确和恰当的。不过,总体来看,苏维埃政府在其政策上表现出了更多的连续性并明智而坚定地追求其既定的目标,而不是改变其目标,正如对共产党统治的头十年的简短论述所表明的那样。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美)尼古拉·梁赞诺夫斯基《俄罗斯史》第八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背景及其实施的目的,并对该政策予以简要的评价。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们将新经济政策时期称其为缓和与妥协时期,这是正确和恰当的”这句话的理解。
6 . 1929年俄罗斯石油销售公司在伦敦签署为期3年的销售合同,1930—1932年苏联石油年均出口量达523万吨,苏联的石油出口额占世界石油销售额的比例持续上升。苏联石油的出口(     
A.打破了西方的经济封锁B.凸显新经济政策的成效
C.适应工业化建设的需要D.缓解了经济危机的冲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二月革命后,列宁主张不要议会制共和国,并坚持推行土地国有化、银行国有化等革命措施、并力主由工人监督社会的产品生产和分配。列宁的这些主张,意在(     
A.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B.为新经济政策出台做准备
C.明确俄国革命的方向D.激发俄国农民的革命热情
8 . 有学者认为,在苏联历史上,“斯大林模式”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是“斯大林模式”挽救了当时危机四伏的苏联。这主要是因为“斯大林模式”(     
A.切实维护了工农阶层的利益B.推动了苏联经济的协调发展
C.指明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D.迅速提高了苏联的综合国力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帮助苏联实现了有效的宏观经济规划和调控,有效地集中有限的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但是在另一方面,却严重抑制了企业生产的积极性,生产效率低下。备战型的发展模式,导致苏联一味追求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发展,忽略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虽实现了农业机械化,但实际上却导致了苏联国民经济内部产业发展严重失衡,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摘编自刘玮换《浅谈斯大林模式》

材料二   二战结束后,虽然人们希望有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来重建家园,但战争的胜利却向苏共高层证明了工业化和集体化的正确性,与美国的军备竞赛则又强化了这种体制。至赫鲁晓夫时虽然全盘否定了"斯大林",但在改革中却一只脚迈向了民主,另一只脚又陷入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泥潭。而勃列日涅夫一边进行积极的经济改革,一边不断加强党政集中领导制、干部领导终身任职制等,个人集权和特权思想逐渐泛滥。至戈尔巴乔夫时期,强大的阻碍机制致使经济改革举步维艰,并最终使其转向政治领域,加速了苏联剧变的历史进程。

——摘编自陆南泉《对苏联改革历史的回顾与再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斯大林模式"(苏联模式)对苏联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认识。
10 .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评价苏联(俄)某一经济政策时说∶"它没有预定的计划,只不过是仓皇应付非常态的各种措施。它如果有任何中心思想的话,也不过是起于动员时的群众心理。"这一政策的施行(     
A.严重损害了农民阶级的利益
B.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需要
C.承认了商品货币的经济职能
D.推动了计划经济体制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