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上半期世界大事记部分

时间大事
19001909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三国协约最后形成、孟买工人总罢工
19101919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巴黎和会
19201929华盛顿会议、苏俄新经济政策、北伐战争、经济大危机爆发、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9301939九一八事变、罗斯福新政、希特勒上台、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苏联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七七事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01949太平洋战争爆发、斯大林格勒战役、日本无条件投降、联合国成立、杜鲁门主义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约成立
对历史事件进行不同侧面、不同时空的宏观和微观分析,可以发现许多历史现象或规律。请从表中选取一组相关联的历史事件(两个或两个以上事件),指出其反映的历史现象或规律,并对其加以阐释。(要求:写出所选的事件;反映的历史现象或规律;阐释须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通畅。)
2 . 王昕伟在《苏联改革的若干思考》中指出:在经济改革没有取得一定成效的前提下,知难而退,缺乏坚定的改革决心与毅力,转而仓促进行政治体制改革,造成全民政治热情高涨,而反对派则群起攻击,最后致使社会混乱,改革逐渐失去控制。这说明该改革
A.成为苏联解体的助推器B.实现了对苏联模式的突破
C.演变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D.调动了人民的革命积极性
3 .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和瞿秋白曾在苏俄工作和生活。他曾说:“回忆二三月间,我到俄人家里,黑面包是常餐便饭唯一的食物。现在丰富多了,可是非得有钱不可,市场物价因投机商业之故很不稳,然而大概而论,大多数劳动人民也受许多方便利益”。由此可知新经济政策
A.承认市场的重要作用B.丧失了物价调节能力
C.全面融入了世界市场D.造成严重的社会危机
4 . 1921年5月,苏俄政府通过合作社组织工业品同农民手中余粮直接交换。同时,政府允许私人在地方范围内进行商业往来。不久,国家取消商业的地区范围限制,允许私人自由贸易。由此可见,当时苏俄
A.工农业生产基本上得到了恢复B.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
C.对战时体制做出了适时的调整D.商品经济的主导地位得到巩固
5 . 1923年2月,美国救济署工作人员及其在苏联境内招募的苏联方面工作人员的总数从1.6万名减少到2000名。6月,经双方协议,美国救济署结束了历时将近两年的对苏联饥民的赈济活动。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当时苏联
A.推行了过渡性的新经济政策B.扩大了企业经营的自主权
C.解决了工农业比例失调问题D.加快了工业化建设的进程
2021-02-04更新 | 338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6 . 1917年二月革命后,俄国农村纷纷成立了苏维埃,到10月前,有67个省437个县都建立了农民苏维埃。这一状况说明
A.革命力量进一步壮大B.工农联盟得到了巩固
C.武装革命的条件成熟D.农民已成为革命主力
7 . “农民终于可以自由买卖他们有余的谷物。”“允许私营企业发展,以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引入外国资本。”这说明苏俄(联)实施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D.农业集体化
8 . 苏俄的一项政策具有如下特征:对土地、银行、对外贸易和重工业实行国有化,强行征用供养士兵和城市居民所必需的剩余农产品。该政策的实行,有利于苏俄
A.巩固十月革命的成果B.基本实现工业化
C.缓和政治和经济危机D.实现二战后经济复苏
9 . 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社会主义。这表明
A.列宁突破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传统理论
B.列宁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进步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C.列宁已经认识到了计划和市场的本质
D.列宁意识到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错误
2020-12-16更新 | 273次组卷 | 26卷引用:河南省兰考县第二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22年,列宁指出:“1921年以前,农民暴动可以说是俄国的普遍现象,而今天差不多完全没有了。”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余粮收集制的实施B.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C.农业集体化的开展D.国家工业化的进行
2020-12-14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