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列宁说:“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新经济政策中,最能体现这一“实质”的内容是
A.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B.允许自由贸易
C.废除实物配给制
D.实行工资级别制
2018-02-08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20世纪20年代,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30年代罗斯福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些反映出共同的问题是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相互学习借鉴
B.“实事求是”是世界性的人类智慧
C.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D.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2018-02-08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虽然……伴有严厉的压制和民众的穷困,但实质上是成功的。”这里的“独特实验”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D.社会主义工业化
4 . 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都是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的创举。两者的根本相同点在于
A.都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B.都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工业领域
C.都注重从实际出发变革生产关系
D.都对本国乃至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2018-01-02更新 | 439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历史(三)
5 . 斯大林模式和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相似之处是
A.国家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
B.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都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
D.后来都发展成为苏联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
6 . 姜义华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是旧俄国专制主义长期统治下形成的证券万能论以及宗教式的情绪对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头脑侵袭的结果。材料观点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肯定之中含有否定
B.存在着偏激认识
C.进行了客观的分析
D.进行了辩证分析
2017-08-16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滑县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以下有关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中,最全面的是
①促进了当时苏联经济的高速增长
②严重影响农业和轻工业发展
③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④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 . 1932年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中的各种外国专家约有6800人,其中约有1700名是美国工程师。同年,苏联向英美购买的机器设备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占英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90%。这说明
A.国际环境为苏联工业化创造了机遇B.苏联社会制度吸引了大批西方专业人才
C.苏联工业化离不开西方国家的帮助D.美英为缓解经济危机向苏联输出资本
2017-03-01更新 | 868次组卷 | 5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五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出了一些毛病,在30年代的时候,那么,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

材料三“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邓小平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什么政策?为什么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

(2)材料二中的“他”指谁?他的“新政”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具体指什么经济体制?并指出该目标确立于党的哪次代表大会?

(4)纵观上述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