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如表所示是1925年苏联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主要经济领域所占比重情况。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行业工业批发商业零售商业
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所占比重26.7%12.1%44.1%
A.私人经济受到严厉压制B.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
C.国民经济结构出现失衡D.国家控制着经济命脉
2023-02-02更新 | 501次组卷 | 1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苏俄在实施某一政策时出现如下状况:“自制造火车头至开公众浴室、自供应面包至蘑菇,企业全部由国家主持。积习既久,则索性由武装部队进入村庄,挨户搜索,除农家本身食用之外,多余粮食一概拿走,并主张停用货币”。下列对材料的合理解读是(     
A.该政策的目的在于巩固苏维埃政权
B.该状况出现于斯大林执政时期
C.该政策促进了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
D.苏联形成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3 . 下表描述的是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社会现象。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现象11930年许多苏联农民屠宰自己的牲畜,提出的口号是:“杀吧,这些不再是我们的了。”仅2—3月全国就有1400万头大牲畜被屠宰。
现象21933年美国一些农场主和农民屠宰和活埋了大量牲畜,并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

A.应对经济危机的相似做法B.美、苏两国畜牧业发达
C.对本国发展道路合理探索D.对国家干预经济的反应
2022-02-14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表是沙俄、苏俄、苏联粮食作物耕作面积、粮食作物产量示意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四年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时期,粮食作物耕作面积、产量呈现下降趋势
B.新经济政策时期呈现上升趋势,粮食作物耕作面积、产量仍未达到一战前水平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能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所以粮食作物产量有所上升
D.重点发展重工业造成粮食作物耕作面积有所下降、粮食作物产量增幅不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是根据《俄国及苏联国民经济建设文件汇编材料》绘制的苏俄部分经济建设指标在世界和欧洲的排名表,对表格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使工业生产总值于1928年恢复到战前水平
B.1932年苏联机器制造业占欧洲第一,表明工业化已经实现
C.农业集体化的推行,有助于1937年苏联工业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位
D.1913~1937年的经济建设,有利于苏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6 . 阅读苏联工业总产值和机器制造业排名表
1928 年1932 年1937 年
世界世界欧洲世界欧洲
工业生
产总值
53221
机器制
造业
42121

以下对表格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集体农庄的强制推行导致机器制造业发展停滞
B.1932年工业化的实现得益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1937年苏联实现了工农业生产均衡发展
D.苏联模式推动苏联工业生产持续发展
7 . 以史为据是历史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历史学习也应从各类材料中得出对历史的认识。
方法1:解读地图

材料一   



(1)材料一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说明变化的原因。
方法2:辨析观点

材料二   《联邦宪法》(1787年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在谈到1787年宪法时说:“一个向上帝要求赋予自由的民族,没有迈出同时给予非洲人自由的第一步是不应该的。”


(2)材料对美国宪法持什么观点?结合所学阐明上述观点的依据。
方法3:分析数据

材料三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统计资料


俄国和苏联工业在世界的比重

俄国和苏联工农业比重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指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存在哪些问题?
2020-03-12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北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题
8 . “20世纪50年代,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铸出的钢锭比传统方法质地均匀,且能将产量提高1/10到1/5,因而被28个国家买去专利。但直到1980年,苏联自身只有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
A.制度变革激发技术创新B.计划经济制约技术转化
C.科技交流不受冷战影响D.经济模式决定科研方向
2019-01-30更新 | 2977次组卷 | 62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