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莫斯科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动员令写道:“务使每个被动员者明白,一去前线就能改善生活。其原因有三:第一,在临近前线的产粮地带,士兵有较充足的粮食;第二,运到饥荒省份的粮食将在较少的人数中间进行分配;第三,正在进行广泛的组织工作,把粮食从临近前线的地区寄给红军家属。”这一动员令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A.农业集体化出现失误B.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
C.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下图为20世纪30年代苏联海报——技术决定一切。海报中技术工人正在设计图纸,画面主要为一个拿着圆规的技术工人,背景则为工厂、机车、轮船等。推出该海报旨在(     

A.配合一五计划的出台B.展示工业建设的成就
C.调动国民建设的热情D.减轻经济危机的影响
2024-05-15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冲刺(五)历史试题
3 . 下图是前苏联在20世纪20年代的宣传海报,题为《面向未来》。海报上列宁正挥手指引人民面向未来,背景是冒着浓烟的烟囱和巨大的工厂厂房。该海报
A.展现了当时人们建设国家的热情B.反映了该时期国内形势的变化
C.体现了浪漫主义流派的艺术特征D.展现了前苏联工业化的杰出成就
2021-12-10更新 | 148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即将顺利完成时,西方媒体报道苏联农业大衰退,造成饥荒。而应邀访问苏联的英国作家萧伯纳却指出,苏联粮食供应充足,大饥荒并不存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西方媒体缺乏应有的良知和职业道德
B.萧伯纳亲眼所见应是可信的历史真实
C.西方媒体与萧伯纳所见都有可能不是历史真相
D.两极冷战背景下难以找到让人信服的历史真相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
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C.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
2019-01-30更新 | 1195次组卷 | 34卷引用: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6 . “俄国十月革命不是马克思主义原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即资本主义已经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而被社会主义取代的革命,而是在俄国以资本主义方式进行的传导型现代化受到阻碍的背景下发生并取得成功的。”这段话表明
A.资本主义制度已经不能容纳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B.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在新形势下继承和发展
C.十月革命为发达国家开创了崭新的现代化道路
D.十月革命的发生是对马克思主义根本上的否定
7 . 20世纪20年代,美国大资本家亨利·福特到俄国开办企业,成了在苏俄经销福特汽车和拖拉机的唯一代理人。福特一开先例,美国其他公司也一拥而上。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美国经济大危机需要输出过剩资本
B.苏联实施一五计划快速实现工业化
C.新经济体制促进企业管理现代化
D.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
8 . 1922年,俄共中央提出:“集体农庄作为农村中最坚固的苏维埃细胞,在走上总的合作制轨道时可以发挥出积极的显著的作用。”提出这一建议的背景是
A.农业集体化政策全面推行B.农业的基础地位急需加强
C.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D.社会主义改造提上议事日程
2016-11-27更新 | 4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
9 . 1921年,列宁指出“我们是在国家落后这种情况下投入革命的,因此现在没有我们所必须的发达的工业……这就是我们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退到租让制、退到商业上去 的原因。”材料中“退却”的实质是
A.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B.建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放弃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目标D.调整农业与工业的关系
2021-06-02更新 | 470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五模文综历史试题
10 . 俄国十月革命是由城市到农村,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农村包围城市,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有
A.俄国是工业国,中国是农业国
B.俄国城市人口占多数,中国农村人口占多数
C.俄国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根深蒂固
D.二月革命后的俄国大城市中反动势力受到削弱,中国大城市中反对势力强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