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4 道试题
1 . 列宁指出:“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下列措施中,不符合这一主张的是
A.对部分国有企业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B.实行实物配给制
C.对国营企业实行经济核算D.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2 . 下列各项是苏俄(联)在不同时期所采取的经济措施或政策,按其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实行国家资本主义②企业不论大小,一律收归国有
③优先发展重工业④在工业上推行“新经济体制”
A.①②③④B.③④②①C.②①③④D.④②①③
3 . 斯大林在1929年说:“我们万马奔腾,迈向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扔掉我们俄罗斯古老的落后帽子。我们正在变成一个金属、发动机、拖拉机的国家,要让苏维埃人开上汽车,让农民坐上拖拉机,再让吹嘘自己文明的西方资本家试图赶上我们”。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苏联正在实施新经济政策B.苏联迈入了工业化建设时期
C.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确立D.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2020-06-14更新 | 355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2020届高三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4 . 1932年7月23日.苏联政府决定,手工业合作社不必将产品以固定价格交给中心合 作社,它们有权在自由市场上销售产品。在不与大型国有工业竞争的前提下,也允许 他们自行购买原材料。这反映出苏联当时
A.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B.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D.延续了苏俄时期的新经济政策
5 . 1928年1月,斯大林发出指令,完成粮食收购任务要“打击收购者和富农”,“逮捕投机者、富农和破坏市场及政策的人”,并直接把“投机者和富农”宣布为“苏维埃政权的敌人”,以震慑中农。促使斯大林发出这一指令的主要原因是
A.苏维埃政权面临敌对分子的进攻B.农业集体化挫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战时共产主义思想基础仍然存在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激化了社会矛盾
2020-06-12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6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6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曾经取得了辉煌成就,也有失败的教训。苏联解体后,中国成功探索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经济政策本身并不是作为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出台的,而是以实施粮食税为开端逐步充实完善的。实施粮食税引发剩余粮食的交易,从而重新肯定商品货币关系,实行市场机制……后来布哈林在阐述新经济政策的意义时说:“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

——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材料二   斯大林创建的经济政治体制在经济方面的特点是,实行工商业企业的国有化和集体农庄的准国有化,把一切不受国家直接控制的经济成分统统消灭掉;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囗现代史》

材料三   

会议主题报告内容选摘
中共十四大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
中共十五大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据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提及的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据材料一,指出新经济政策的特点
(2)据材料二,归纳“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特点。二战后苏联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改革,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十四大和十五大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的理论贡献。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中得到的有益启示。
7 . 十月革命前,列宁曾提出土地国有化。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宣布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将地主的田庄以及一切皇族、寺院和教会的土地、连同所有耕畜、农具等,无偿外配给农民。这一变化
A.有利于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B.标志着新经济政策开始实施
C.说明革命政策出现了严重倒退D.背离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初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共同形态的现代生产力作用于不同的社会结构与文化传统,在不同的国际条件下,形成具有不同特点的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和权力结构形式,聚合成为新的多样化的发展模式——现代化模式。有学者将现代化几种基本类型和发展模式总结如下:

a.资本主义私有制+自由市场+分权型或集权型现代国家机构。

b.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指令与有限市场相结合+集权型现代国家机构。

c.混合经济+自由市场+分权型或集权型现代国家机构。

——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中国的现代化之路》


围绕材料,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具体史实,评析材料中的任意一种发展模式,并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0-06-07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9 . 下图为苏联“一五”和“二五”计划时期工农业产值增长情况。据此可知
A.重工业的增长是以牺牲农业和轻工业为代价的
B.斯大林模式不能解决产业结构问题
C.苏联在“二五”计划时调整了产业结构比例
D.计划经济会导致农业发展缓慢
10 . 有学者指出“与其说是夺权,倒不如说布尔什维克把现成权力捡起来更为贴切……那时,临时政府仿佛一下子便消失得无影无踪,连半个留守抵抗的人也没有。”这表明
A.临时政府的垮台是必然的B.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正确的
C.革命政权的巩固是轻松的D.十月革命的成功是偶然的
2020-05-2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第十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