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 道试题
1 . 《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写道,特别是(巴黎)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俄国的机会主义者将之解释为马克思在这里是强调缓慢发展的思想,不主张夺取政权。列宁认为,作者意在强调要工人阶级敢于打碎、打破资产纷级旧的国家机器,而不是简单地夺取。这主要反映出巴黎公社革命实践经验
A.坚定了列宁走暴力夺权道路的信心
B.成为列宁主义证生的实践和理论基础
C.及时纠正了俄国机会主义者的错误认识
D.对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十分重要
2 .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与邓小平的经济改革思想有许多相似之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都允许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B.都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C.都主张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D.都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3 . 列宁在一次报告中指出:“如果政府的行为是明智的,如果它的措施合乎贫苦农民的需要,难道农民群众还会闹风潮吗?然而政府所采取……一切措施,都是反农民的,逼他们不得不举行起义。”“农民起义”的主要原因是
A.余粮收集制的推行B.农业集体化的实现
C.固定粮食税的征收D.义务交售制的废除
4 . 阅读《1913-1937年的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表》,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1913192819321937
项目世界世界世界欧洲世界欧洲
工业总产值553221
机器制造业442121
555432
A.1928年工业生产未恢复到1913年水平
B.1932年工业成就突出是由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1937年轻重工业均衡发展,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D.工业发展为日后赢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5 . 列宁曾对美国人哈默说:"(苏俄)内战使一切陷于停顿。现在我们必须从头做起……我们希望建立一种给外国人以工商业承租权的制度,来加速我们的经济发展。它将为你们提供很好的机会。”上述材料表明苏俄新经济政策
A.改善了与资本主义国家关系B.背离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C.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经济D.维护了工农联盟新政权
6 . 1930~1932年乌克兰地区粮食产量和征粮量(乌克兰每年向苏联中央政府上交的粮食量)统计。这表明当时苏联
时间粮食产量(单位:万吨)征粮量(单位:万吨)
1930年2290780
1931年1760700
1932年1280770

A.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存在重大失误
B.农村经济建设深受西方经济危机影响
C.农民为国家经济工业化作出巨大贡献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难以恢复国民经济
7 . 苏俄国内战争时期,在察里津和卡卢加一带,当地苏维埃政权没有禁止粮食的自由贸易,而是向贩粮者征税,用于支援战争和救济饥民。这一史实可用来说明,当时苏俄
A.粮食短缺问题得到解决B.自由贸易成为经济活动常态
C.战时经济措施存在弊端D.粮食税已经代替余粮收集制
2021-06-13更新 | 11783次组卷 | 92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7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职能,推动社会经济稳定健康地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苏联兴亡史》

材料二   斯大林认为,如果将用来购买汽车和机器的资金用来购买布匹,苏联就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在工业化建设上,斯大林明确表示决不能放慢速度,必须竭力加快速度。斯大林用强制的办法,使农民的一半收入交给国家,“一五”计划时期,从农业吸收的资金占用于发展工业所需资金的三分之一以上。

——据陈仲丹《墙头政治——现代外国宣传海报解读》整理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冲击的方法”和“围攻的方法”分别指苏俄实行的什么经济政策?与“冲击的方法”相比,“围攻的方法”有何显著特点和作用?
(2)据材料二,指出斯大林加速实现工业化的原因及主要举措。
2021-06-07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1921年苏俄不断重申国家不再管理全部工业企业,并陆续出台吸引外资及外国技术力量的一系列法规,还把一部分中小企业租借给私人或者合作社经营。到1922年底,中小企业出租已达4000家,工人总数为7万人,这些企业产值约占工业总产值的3%左右。这说明苏俄
A.经济结构即将发生重大改变B.放弃了生产资料公有制
C.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经济D.工业化的任务刻不容缓
10 . 列宁曾指出:如果一个国家大工业占优势,或者即使不占优势,但是十分发达,而且农业中的大工业也很发达,那么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是可能的。……而以小农经济占优势的俄国,很明显不具备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经济基础。"基于这一认识,列宁在苏俄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施新经济政策
C.领导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D.建立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