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列宁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系统分析了俄国国内市场的形成和资本主义再生产情况,详尽描述了地主经济演化为资本主义经济的过程。这可以用来说明(     
A.无产阶级革命爆发具有的历史必然性B.经济发展是决定社会发展的唯一条件
C.俄国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可能性D.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2023-10-11更新 | 242次组卷 | 7卷引用:天津市2024届普通高中等级性考试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023·广东·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1932年1月,苏联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被新建的重工业、森林工业和轻工业人民委员部所取代。后来人民委员部的数量继续增加,到卫国战争开始时,苏联有21个工业人民委员部。这种(       
A.源自卫国战争需要B.导致经济比例失衡
C.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D.是引入市场竞争的结果
2023-07-17更新 | 3750次组卷 | 26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3(天津专用)
3 . 列宁在一次演讲中说:“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对该材料信息的理解准确的是(     
A.材料中“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蕴含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的战略和策略
C.这个“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沙皇政权D.在十月革命中出现了第一个苏维埃政权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4月他写的《论粮食税》到逝世前口授的《论合作制》等一系列文章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列宁正是通过新经济政策探索一条适合俄国国情的特殊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他在1922年初写道;“新经济政策并不改变工人国家的实质,然而却根本改变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和形式。……新经济政策实施后不久,就取得许多令人注目的成就,列宁满怀信心地认为,只要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将会变成社会主义的俄国”。

——摘自周尚文等《苏联兴亡史》

材料二   1980年,邓小平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中说:“苏联搞社会主义,从1917年十月革命算起,已经63年了,但是怎么搞社会主义,它也吹不起牛皮。"1986年,邓小平会见波兰领导人时说:“看来这个模式在苏联也不是很成功的。”历史是邓小平上述判断的最好见证。

——摘编自陆南泉等《苏联兴亡史论》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俄国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社会主义建设方法和形式上作出的“根本改变”。新经济政策既是探索更是寻路,用一句话指出该政策对俄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价值。
(2)“历史是邓小平上述判断的最好见证”。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苏联搞社会主义”对中国发展道路的启示。从经济角度分析“这个模式在苏联也不是很成功的”主要表现。
2021-06-15更新 | 4303次组卷 | 35卷引用:天津市第四十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0·江苏·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1921至1922年苏俄农民要上缴的实物税有18种。1921年苏俄约有79个省级行政单位,完税后能实现自由交换和买卖粮食、饲料的省份,约占总数的一半多,而能够自由交换和买卖马铃薯、干草的省份各只有16个。这反映出,新经济政策实施初期(     
A.余粮收集效果良好B.数省保持经济独立地位
C.农民税收负担较重D.农民无权支配税后粮食
2020-07-12更新 | 5289次组卷 | 63卷引用:【好题汇编】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高频选择题29题)(天津专用)
12-13高三上·江苏苏州·期中
6 . 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 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
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B.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2019-01-30更新 | 4712次组卷 | 76卷引用:【好题汇编】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高频选择题29题)(天津专用)
7 . 下表是1913—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地位的排名,对该表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1913年1928年1932年1937年
工业生产总值5532
机器制造业4422
联合收割机21
电力151073
6644
石油2322
5553
A.1913—1928年停滞不前是因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B.“新经济政策”促进了1928—1932年工业地位的快速提升
C.1928—1937年工业不断发展得益于国家计划经济的开展D.在“斯大林模式”的指引下苏联经济得到了健康持续发展
16-17高一下·北京·期中
名校
8 . 斯大林时期经济体制的特点是
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B.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C.扩大国营企业的自主权D.多种所有制并存
2017-08-06更新 | 451次组卷 | 18卷引用:【好题汇编】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高频选择题29题)(天津专用)
2017·江苏·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以上论断
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
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
2017-08-04更新 | 6090次组卷 | 149卷引用:【好题汇编】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高频选择题29题)(天津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