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材料强调十月革命(     
A.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B.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C.通过和平的方式夺权D.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的新纪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20年至1923年,瞿秋白以记者身份在苏俄采访,采访期间有如下报道:“一方面对农民让步,改食粮均配法为物产课税法(粮食税),开放自由商业……一方面极力求与外国通商,想以外资来发展工业,制成大企业的生产制度。”这一报道反映出苏俄当时正在实施(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D.农业集体化
3 . 2023年是列宁诞辰153周年,他从中学时代起投身革命,为世界人民开辟了走向社会主义的新路,推动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下列事件中,属于列宁历史贡献的是(     
A.领导实现了国家工业化B.领导二月革命
C.实现马克思主义俄国化D.创建新和谐公社
2023-07-05更新 | 11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苏俄的经济情况极为糟糕,1921年春,在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城市发生城市工人罢工和抗议游行。更严重的是,228日发生喀琅施塔德水兵叛乱,他们提出了“贸易自由”、“拥护不要共产党人参加的苏维埃”。叛乱的水兵大多来自农村,反映了农民是何等不满。

——周尚文《苏联兴亡史》

材料三   残酷的战争激化了俄国战前就已表面化的矛盾,战争武装了人民,沙皇政权土崩瓦解,列宁敏锐的意识到布尔什维克正道革命的绝好时机来了。根据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俄国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条件显然尚未成熟。但是列宁从理论上和政治策略上促使布尔什维克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使无产阶级能够在“十月”首先夺取政权,并在1918年退出大战,然后解决国内发展问题。……孙中山曾言:“有了俄国革命,世界人类便生出一个大希望。”从此资本主义不再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唯一选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掘墓人”是什么阶级?该阶级的伟大使命是什么?结合所学,概括《共产党宣言》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苏俄困难局面的表现。为了改变这一困难局面,苏俄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述列宁“促使布尔什维克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的策略,并结合十月革命的史实阐释“俄国革命给世界人类带来大希望”这一观点。(阐释要求:紧扣主题,史实正确,逻辑清晰,语句通顺,表述成文)。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当俄国工农大众迫切需要解决土地、面包、和平和自由时,临时政府的执政虽然使得俄国社会有了充分的政治自由,但对于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前三件事却解决得不好。这促使俄国(     
A.颁布了《和平法令》B.被迫退出一战
C.革命性质产生转变D.爆发二月革命
6 . 1930年,斯大林加快了消灭资本主义经济的步伐,提前结束新经济政策,实现农业全盘集体化。1936年,苏联宣布建成社会主义,但并不想进一步巩固和完善。1939 年,斯大林提出向共产主义过渡。这表明当时的苏联
A.五年计划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B.经济模式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C.改革缺乏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D.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冒进倾向
7 . 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中提到“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这一提法说明列宁
A.认识到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脱节B.仍旧坚持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明确了把苏联建成工业国的任务D.准备放弃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8 . 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2019-01-30更新 | 4869次组卷 | 66卷引用:浙江省2024届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仿真模拟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