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如果从莱布尼茨1700年创立的普鲁士科学院算起,德国科研建制走了300多年的不平坦之路。差不多每隔100年,德国的科研体制都会发生根本性变革。1810年柏林大学的建立,1887年帝国物理技术研究所的成立,1900年前后高等工学院升格为大学并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以及20世纪末以来开展的“卓越战略”计划等,都是标志性的事件。18711914年,德国在短短的40多年时间里,建立了一个分工明确的科研创新体制。此外,德国科学家和具有忧患意识的科学政策制定者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摘编自方在庆《持续不间断地推进科研体制创新》

材料二   日本经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发展,与其适应时代发展、与时俱进地调整科技发展与创新战略密不可分。“日本是继美国后,第二个在国家层面推进科技政策成为一门科学的国家"。二战后的日本在“重经济、轻军备”的政策指导下,通过长期引进、利用、优化和发展其他发达国家已有的先进技术,实现了技术产业化。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日本文部省、通商产业省、科学技术厅等政府职能机构为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陆续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具有改革色彩的方针政策,走出了一条具有日本特色的科技发展路线:以民用科技为主,实现其与高新技术、军用科技的转化,引进、优化先进技术以进行集成性创新。

——摘编自夏婷《日本科技创新政策学发展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成为科技强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德国与日本科技发展的共性,说明日本科技发展的影响。
2023-08-29更新 | 235次组卷 | 4卷引用:选必二第6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它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形成的以雅尔塔体系为基础的国际关系两极格局的彻底崩溃,它在带来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世界局势出现新的动荡的同时,也带来了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的结束。“它”指的是(     
A.东欧剧变B.两德统一
C.独立国家联合体的成立D.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
2023-08-27更新 | 219次组卷 | 7卷引用:第41讲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练习)-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3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墨西哥和美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单位:1990年国际元)

1820年1930年
墨西哥7591618
美国12576213

——据[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统计》

材料二   19世纪20年代墨西哥独立后,社会经济结构与殖民地时期相比没有明显变化。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向国际市场出口农矿产品,消费的工业品则依赖进口。采取的自由贸易政策适应了这种发展方式。所有这些都与内战之前美国南方地区非常相似。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发生后,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价格暴跌,墨西哥外汇收入骤减,无法进口工业品,只能在本土生产。为发展工业,出台了贸易保护政策,大规模工业化在此独特背景下开始了。

——摘编自刘新成、刘北成主编《世界史·近代卷》

材料三   墨西哥的贸易保护本来是为了应对大萧条而采取的应急措施,后因世界大战造成的世界市场混乱得以延续。二战后贸易保护成为有意追求的长期政策目标,不仅是因为它确实带来了巨大的工业化成就,更因为保护状态下发展起来的工业不愿面对外国产品的竞争。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是墨西哥历史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但到80年代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保护主义带来的弊端充分暴露出来。

——摘编自[美]加里·杰里菲等编《制造奇迹》

(1)指出材料一中墨西哥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相对于美国的变化,并结合材料二解释变化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三,分析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贸易保护对墨西哥工业化的影响。
2023-07-17更新 | 2884次组卷 | 16卷引用:纲要下第13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4 . 将下列内容按历史发展逻辑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①尼赫鲁认为:“我们正在努力建立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一种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正统实践之间的中间道路”,“社会主义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
②丘吉尔表示,他不愿充当“为英帝国敲丧钟的首相”。
③二战时期,在英国驱使下,坦噶尼喀农作物种植单一,导致该地区中部土壤退化。
④在夕阳残照下,最后一批英军降下了英国国旗,撤离了占领长达74年之久的苏伊士运河区。
A.③②④①B.②③①④C.①③②④D.③④②①
2023-07-10更新 | 2502次组卷 | 17卷引用:纲要下第17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1950年10月15日民主德国进行选举,在某电台的报道中,用“德国苏占区”来表示民主德国;用“所谓的人民选举”来表示这次选举,用“苏联批准的报纸”来表示民主德国的报刊。在“区域工作日”和“与柏林交谈区”栏目中,苏联扮演着民主德国政治的积极参与者和民主德国人民的“伙伴和同盟”的角色。该电台的宣传(     

A.使德国逐步摆脱战败国的国际形象B.凸显了苏联对民主德国的政治影响
C.渗透了东西方阵营冷战对立的思维D.有助于民主德国重新融入国际社会
2023-07-10更新 | 241次组卷 | 6卷引用:纲要下第18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51年5月,美国挟持联合国大会强行非法通过对中国和朝鲜实行“禁运”的美国提案,表决时,除了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国拒绝参加投票外,印度、巴基斯坦、缅甸、印度尼西亚、埃及等国弃权。这反映出当时(       
A.美苏加紧争夺中间地带B.新兴民族国家独立自主性增强
C.不结盟运动得到了发展D.世界分裂成了两个不同的阵营
2023-06-26更新 | 448次组卷 | 7卷引用:纲要下第21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1956年9月开始,在美国新闻署的鼓励下,美国国内成立了40多个独立的公民委员会:美术、电影、音乐、体育等。美国政府希望它们能够鼓励其成员和兴趣相投的外国人交换信息,制定亲善计划,激励群体行动,参与美国的各种公共关系活动。美国此举的主要意图是(     
A.服务美国的霸权战略B.丰富民众精神文化生活
C.促进国家间文化交流D.扭转冷战中的被动局面
2023-06-25更新 | 216次组卷 | 3卷引用:纲要下第18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8 . 1967年,法国戴高乐政府宣布退出北约军事委员会,不再分摊北约军费,同时勒令所有外国军队和军事设施在4月1日前全部撤走,驻法美军被迫于1967年3月撤离法国基地。这表明(     
A.法国维护战后秩序B.区域集团化遭到重大挫折
C.两极格局受到冲击D.美苏冷战的形势相对缓和
2023-06-23更新 | 187次组卷 | 3卷引用:纲要下第18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高等教育不再局限于大学校园内,而是逐步扩展到家庭、工厂、社区等领域;学习者的学习不再局限于一所大学,而是延展到世界范围内的大学;学习者的身份也不再局限于正式的“大学生”,而是扩充了那些渴望获得高等教育课程学习的社会人员。这表明,科技进步(       
A.不利于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B.广泛提升了国民科学素养
C.助推教育向广度和深度发展D.推动人才选拔方式的变革
2023-06-21更新 | 429次组卷 | 10卷引用:纲要下第19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1956年,苏联决定扩大同美国的科学文化交流,随后放松了对科研人员国际交流的限制,开放了许多科研机构,包括宇航基地与核设施等涉及重要机密的科研场所。苏联的这一做法(     
A.突破了斯大林模式B.旨在同美国共享最新科研成果
C.回应了马歇尔计划D.有利于提升自身科学技术水平
2023-06-21更新 | 1779次组卷 | 10卷引用:纲要下第18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