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有学者认为,如果英国在二战后比苏联更强大,冷战仍然会发生,英国将取代苏联成为美国安全的主要威胁。最符合这一规点的论断是
A.冷战源于美苏意识形态冲突B.国家利益分歧导致美苏冷战
C.雅尔塔体系是美苏冷战根源D.美苏争霸威胁双方国家安全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世界科技中心转移概况

第一次15401620年间以意大利为中心的一些国家出现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其中有意大利科学家达·芬奇、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天文学家布鲁诺等,他们都是近代科学的奠基人。意大利成了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科技文化中心
第二次1660年至1750年,英国科学技术一直保持领先水平。据不完全统计,这时英国拥有的杰出科学家人数占世界杰出科学家总数的36%以上,取得重大科技成果占世界的40%以上
第三次第三次世界科技中心的大转移发生在1760年至1840年之间。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法国科学家做出的重大科学发明占全世界发明总数的40%以上。这一切足以说明,法国已完全取代英国而成为世界科技中心
第四次第四次世界科技中心的大转移发生在18401910年之间。据统计,从1851年至1900年,美、法、英、德四国所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数目分别是:美国33项、法国75项、英国106项、德国209项。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加速了德国产业革命的进程。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德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工业化强国。这些标志着德国在科学尖端领域已全面地超过了英法
第五次第五次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发生在1910年之后。1945年美国试验成功第一颗原子弹,1946年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958年美国人造卫星也上了天,使美国科学技术处于遥遥领先的水平

——摘编自张文彦等主编《自然科学大事典》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世界科技中心转移的轨迹,并结合相关世界近现代知识予以分析。
3 . 二战后初期,法国公共部门发展迅速,航空运输、金融、矿产、军火、飞机制造等领域推行国有化,国家计划的理论热情转化为实际事物,但只限于设定目标,不制定生产配额。这反映出当时的法国
A.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B.开始实行计划经济模式
C.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减弱D.经济受美国援助和控制
2021-09-15更新 | 230次组卷 | 3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统练三历史试题
4 . 20世纪70年代,苏联为了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坚持把科技发展的重心倾斜到军事和国防建设领域,这一做法
A.强化了国际政治的两极格局B.动摇了苏联的社会主义根基
C.部分矫正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D.使国民经济更加畸形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承诺向日本开放本国市场并允许日本限制进口和投资。朝鲜战争后,失去特需订单支撑的日本经济一落千丈且国际收支状况急剧恶化,此时美国又不遗余力地推动日本加入关贸总协定。美国这些做法旨在
A.增强控制世界经济的实力B.为日本商品打开国际市场
C.缓解日本面临的国防压力D.扶植日本成为冷战桥头堡

6 . 材料   1951年,日美签订了《日美安全保障条约》。该条约规定美军为保障安全在日本驻留;日本要为其提供可驻扎的基地。日美安全条约是历史环境下的产物,制定过程复杂。它是由高层权势而定,并没有真实反映普通大众的意愿。政治家和人民对此条约的看法存在差异,对美国的态度也有所不同。虽然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日美同盟的成立,这为日本的对内治安和对外安全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赢取了日本发展经济的绝佳环境……。作为军国主义根深蒂固的国家,日本的右翼势力一次次修改安全条约,强化美日军事关系,无所不用其极地唤醒军国主义基因,影响日本内政外交。这一修正趋势反映了日美关系的两面性,表面上看日美军事同盟关系更加紧密,可是一旦共同利益减弱,连接日美的纽带也会松动。

——摘编自李宇恒《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的缘起与影响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签订的背景。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的影响。
2021-05-18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银川一中等17校2021届高三5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