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尽管历代的赋税思想大都倾向轻徭薄赋,但在赋税制度的运行过程中却经常反其道而行之。其常见规律有三:一是王朝中期暴征律。随着王朝周期性始末兴亡的变化,赋税制度总是初期轻徭薄赋,中期诛求无度,结果“民力殚残”。二是官员层层加码律。百姓承担的赋役捐税的名目和数量,常常会由官吏机构由上向下逐级递增,层层加码。三是非法转正律。中国古代皇权统治下的赋役所支撑的是一个庞大的权力体系,皇帝和各级官吏不断生出赋役的名目,苛捐杂税常常会超越国家正税而成为赋税的主要部分。

——摘编自李郁《中西古代赋税制度的两重天》

材料二 二战后,西方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则致力于编小贫富差距,实现国家千预下的社会平等。在这一目标的带动下,资本主义福利制度取得了非常强着的成效但是,到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福利制度的发展形势出现大的转变,逐渐暴露出局限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政府开支增加速度快,导致出现了财政赤字现象,增加了税收负担,如此便降低了生产效率;其次,市场机制作用被削弱,严重阻碍了党争与生产;再者,如今国际领域已经实现了经济全球化,各个国家面临的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此环境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经济制度降低了原本的竞争力,导致平均利润降低;最后,福利制度本质上属于一种奖惩机制所以也会对社会风气、资本主义社会原本的竞争精神造成破坏。

——摘编自魏煦哲《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福利制度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福利制度。
2 . 二战后的发达国家在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引领下,航天、海洋、原子能、生物、新材料等方面的技术迅速发展。现代科技进步给社会带来的变化有
A.大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B.消除了社会贫富差距
C.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D.阻碍了高新科技发展
2021-10-05更新 | 350次组卷 | 10卷引用:贵州省2021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3 . 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英国把开矿、公共交通、邮电等原属国家垄断的部门交由私人资本去经营。同时,把学校、市政维护、收运垃圾、道路修整等公共事业交给私人“承租”。这反映了英国
A.加强对经济的干预B.全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C.政府行政能力的削弱D.力求激发市场经济活力
2021-07-02更新 | 722次组卷 | 12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20世纪60年代,美苏双方商定在双方首都举办展览。苏联人办了炫耀其宇航技术的展览,美国人看了很害怕;而美国人在莫斯科举办了美国家庭厨房展,苏联人大为震惊;原来生活可以这样!觉得美国人很幸福。这反映出(     
A.美苏关系缓和,平等互利B.苏联科技上的优势
C.美国取得竞争的优势地位D.美苏冷战的新特点
2021-03-15更新 | 197次组卷 | 2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以下统计表格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就业人口分布的变化, 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经济部门年份美国联邦德国日本
农业1950 年12.2%23.2%50.7%
1990 年2.8%5.1%7.2%
工业1950 年34.7%42.2%22.2%
1990 年25.8%40.5%33.6%
服务业1950 年48.9%32.4%26.6%
1990 年71.4%54.4%59.2%
A.政府加大了宏观调控B.“福利国家”的影响
C.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D.全球范围的频繁移民
18-19高一下·江苏南通·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欧各国“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无酒找政府”的消费心态日益膨胀,一度使得西欧各国储蓄率明显低于其他发达国家。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经济危机的爆发
B.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C.“新经济”的出现
D.“福利国家”的建立
8 . 1947年法国总理拉马迪埃说:“每一笔贷款的给予都取决于政治现实,每获得一笔贷款,我们的独立就要减少一些。”他的言论针对的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欧洲共同体的成立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北约组织”的成立
2019-06-03更新 | 286次组卷 | 14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等七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1868年,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信号灯。它由一位警察牵动皮带操作:红灯停,绿灯行。这盏信号灯出现后,伦敦这个最繁忙的路口交通秩序有所好转。
1903年,美国颁布实施了首部交通法规,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红绿灯信号、行人安全岛、人行横道标志等设施,后为世界各国所仿效。
1914年,美国的克利夫兰、纽约和芝加哥相继出现了由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缓解了这些城市出现的交通问题。随着美国汽车制造业迅猛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城市道路通行提出更高要求。此后,美国开始把多个交叉口信号灯连接为一个联动式信号系统,由人工集中控制,使路口通行能力有所提高。
1926年,英国第一次安装和使用自动化的控制器来控制交通信号灯,成为城市交通自动控制的起点。
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开始使用车辆感应式信号控制器,雷 达、超声波、电磁等检测器相继问世。
1952年,美国丹佛市首次把模拟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交通信号灯控制。
1964年,加拿大多伦多建立了一套由计算机控制的交通信号灯协调控制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电子计算机交通控制系统的城市。这是道路交通控制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城市交通状况日趋恶化,拥挤、阻塞、交通事故和噪声、环境污染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人们认识到,只有综合考虑路口交通流与信号控制方案,并完善配套的城市交通法规,才有望改善城市交通,消除相关社会问题。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应运而生,它采用实时侦探数据并自动调控信号灯,以保证道路的畅通。
——据郑祖武《城市道路交通》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诞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20世纪交通信号灯重大改进的主要科技成果。
(3)根据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说明技术进步在哪些方面改善了城市生活。
2019-01-30更新 | 3329次组卷 | 41卷引用: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第6课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课后练习
10 . 1956年,赫鲁晓夫提出:要整顿劳动报酬制度,使工作人员从个人收入出发去关心生产。要在第六个五年计划中把工人和职员的月工资提高30%,把集体农庄庄员的收入至少提高40%。这反映出赫鲁晓夫的改革
A.重视物质利益原则
B.注意扩大企业自主权
C.试图消除城乡差别
D.强调工农业协调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