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9 道试题
1 .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到英国的某项制度时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这里的“安全网”具体是指
A.强化自由放任主义B.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涉
C.减轻政府财政负担D.推行“福利国家制度”
2 . 经济的发展与演变

材料一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和瓦斯科·达·伽马的这些航海壮举,是自农业在几千年前被缓慢发明以来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葡萄牙人的航行,将世界上两个充满活力和财富,却没有通航的地区连接起来。西班牙的航行,则让两个曾有人居住,但远隔万里且互不知晓的世界发生了接触。

——【澳】杰弗里·布莱内《世界简史》


材料二   19世纪末以来,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的重要方法是其对现代能源(即煤、石油、天然气和水力、电力而不是木材)的消耗,因为这既表示一个国家利用各种无生命能源的技术能力,也表示了其经济发展速度。

18901913年欧洲各主要国家的能源消耗(相当于百万吨煤)

年份
国家
1890190019101913
英国145171185195
德国71112158187
法国3647.95562.5
奥匈帝国19.7294049.4
俄国10.9304154
意大利4.559.611

——摘编自【英】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主要通过运用预算政策刺激需求,实现了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的经济目标。70年代,出现生产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的局面,各国政府纷纷调整经济政策,其共同点是加强市场调节,缩小政府作用。

——摘编自李景治、林苏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1)依据材料一和上图,分别写出“葡萄牙人的航行”和“西班牙的航行”路线所对应的图中序号。分析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航行给世界和欧洲带来的影响。
(2)根据上述表格,概括欧洲各主要国家能源消耗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3)依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结合所学分析调整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到1977年,美国几乎所有的女孩都接受了初等教育,女大学生在人数上也首次超过了男生。妇女外出工作已被视作正常现象。这反映了美国(     
A.女权运动的成果B.民主制度的建立
C.男女平等的实现D.教育群体的膨胀
4 . 1963年8月28日,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在华盛顿发表《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第二年他获得诺贝尔和平奖。随后美国政府陆续颁布三个保障黑人平等权利的法案。1968年4月马丁·路德·金被种族主义分子暗杀。这说明美国(     
A.贫富分化现象严重B.两大阶级激烈对抗
C.社会运动此起彼伏D.种族歧视根深蒂固
2022-07-14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20世纪60年代,美国黑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民权运动;与此同时,美国学生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对美国侵略越南战争的运动;20世纪90年代,美国女权运动的发展迎来第三次高潮。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美国(     
A.阶级矛盾呈现加剧的趋势B.种族歧视已被消除
C.经济危机与政治危机交织D.社会运动不断发生
2022-07-13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1970年,撒切尔夫人被任命为教育及科学大臣。上任第一个月,她向英国免费牛奶政策开刀,取消了向所有幼儿园和小学生供应的免费牛奶,此举引发一连串公众示威,本人也获称“牛奶掠夺者”。英国政府此举(     
A.加速了经济危机的蔓延B.违背了天赋人权的主张和原则
C.导致阶级矛盾日益尖锐D.力图寻求效率与公平间的平衡
2022-07-13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在二战中大规模组织社会经济活动,没有引起“生而自由的英格兰人”的恐慌,国家干预并非那么可怕,还能解决自由放任所不能解决的问题。经济大危机的教训,也迫使执政党作出重大政策变革。1945年英国大选决定战后政策方向。保守党坚持经济自由主义,还“准备进行一场巨大和恐怖的战争”,这是长期受煎熬的选民不可接受的;工党提出的国有化和福利国家主张则受到选民认可,最终工党大获全胜。执政后,工党政府陆续兑现了自己的承诺。

——摘编自吴必康《变革与稳定:英国经济政策的四次重大变革》

材料二   1951年,英国工党政府垮台,保守党执政。但是,两党的经济政策是一致的,战后英国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同时存在,“计划经济”和自由竞争也同时起作用。国家不仅通过立法来干预经济,而且下达指标,对经济发展进行“指导”。国家并不直接参与生产和经营活动,却可以用“计划”来引导经济发展的方向;同时又用税收的手段来调节财富的分配,用福利制度来保障最低的生活标准。这套社会经济政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战后大约20年里,经济稳定,失业率很低,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英国似乎已走进了“富裕社会”。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英国实行国家干预政策的原因与措施。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英国实行国家干预政策的影响。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二战结束后,英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及比例稳步上升。1984年,英国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例占全部就业人数的65.2%。与此同时,美国曾于1980年提出高技术政策,这个出于新政治口号的需要而出台的政策,受到两种现象的激发:一是美国夕阳工业(如钢铁和汽车制造业)的就业和产值停滞不前,二是一些朝阳工业(主要是与电子技术有关的工业)的就业与产值正在上升,而美国对这些高技术产品的进口则在不断增加。里根和布什政府率先提出了建立“信息高速公路”,即在政策上扶持高新技术大规模应用,帮助它迅速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政府通过“产业政策”积极地指导资源配置,以加速经济发展,创造了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奇迹。

——摘编自刘绪贻、杨生茂《美国通史(第五卷)》


根根材料自拟一个论题,结合世界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2-06-27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二战后,法国政府的职能部门由19世纪的两三个部发展至近30个部,公务员人数也在1982年增至236万;联邦德国政府机关服务人员数量在1952~1957年增加了2.5倍,在1960~1969年又增加了33%。这一现象反映出二战后的欧洲
A.政府机构臃肿制约经济发展B.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崛起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迅速D.调整国家战略以应对美苏威胁
10 . 二战后,英国艾德里政府先后在煤炭、铁路运输、电力、煤气、航空、电讯、航运等部门推行国有化。与此同时,政府还实行福利政策,如对工伤事故和职业病者、孕妇、失业者发放补助金,为全体国民免费医疗等。这些做法表明英国(       
A.大力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B.彻底变革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C.消除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D.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