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15—18世纪中期在欧洲流行重商主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一七七六年亚当·斯密在他的著作中抨击了重商主义,他提倡自由贸易和开明的经济政策。十九世纪中叶英国.废弃了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

—努松著《重商主义经济学》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有经济的比重(%)

材料三袁志刚在《从里根新政看中国未来的经济改革》,中指出:如果我们讨论克林顿时期的经济繁荣,则不得不提到美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里根新政。因为克林顿时期的美国新经济正是里根新政在九十年代经济政策上的延续和私人经济的继续发展。自罗斯福新政以来,美国经济已经被凯恩斯主义统治了四十余年。经过长期的需求管理,美国经济拥有一个庞大的政府,并随时遭受其看似合理的管制和调控。可是,长期的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并没有带来良好的经济表现,随着石油价格的不断攀升,美国经.济出现了通货膨胀和失业率同时上升的滞胀情况。尽管如此,战后开始的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丝毫也没有减弱。

1981年里根总统在就职演说中强调,“在当前的危机下,政府并不是解决我们问题的办法,而正是问题本身。”其“经济复兴”计划概括地说,就是“三砍一稳”,即大砍联邦预算开支,大砍个人与企业的税率,大砍政府下达给企业的各种规章条例,以及要求制定一项稳定的货币政策。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重商主义和自由主义两种经济思想中政府作用的主要差异;概括它们对不同时期的英国发展分别产生的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70年代欧洲国家的经济结构特点,并分析出现这种特点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归纳里根经济改革的背景;并分析里根政府与罗斯福政府在解决经济危机策略上的发展性变化。

2018-02-21更新 | 84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普洱市景东一中2018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卷 高三历史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过后,西德满目疮痍,经济停滞不前。德国农村土地广阔,劳动力低廉,吸引了企业家的眼球,而政府又通过财政支持等手段鼓励工厂搬迁,于是大规模工厂转移至农村。在这样的背景下,德国政府希望采取土地合并的方式缩小城乡贫富差距。20世纪70年代,随着环保意识的觉醒,许多城市居民为了追求宽敞的住房,良好的空气而迁往乡村,无计划的返乡导致村庄失去原有的特色和魅力。1976年《土地整理法》得到修订,“村庄更新”明确写入德国法律条文,推行的建设项目着眼于保护古建筑,发展村庄特色,走绿色发展道路。村庄更新便从土地整理和土地改革的工作范围内衍生出来关于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任务,并纳入整个规划体系。村民们也积极参与对村庄更新项目的整个过程,提出自己的建议和利益要求。21世纪后,村庄更新着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等多个产业,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发展现代科技农业,主要方向有环境农业、原料农业、基因农业,农村发展呈现勃勃生机。

——摘编自常江等《德国村庄更新及其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借鉴意义》

材料二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必须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与主要进口来源国农业合作,推进双边或多边合作机制建设,建立稳定持续的农业合作关系。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摆脱贫困和巩固脱贫成果,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同时,多举措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延长乡村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强化品牌建设。强化乡村产业振兴的人才、技术、市场、土地等要素保障。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乡村振兴,促进乡村生态高质量振兴的融合共振、“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协同发展。城乡融合程度是检验乡村振兴水平的重要标准,把乡村振兴工作统一到城乡融合中来,不断促进城乡融合水平提升。

——摘编自张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强国的路径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德国实行村庄更新的原因并概括其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强国的路径。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村庄更新和中国乡村振兴带来的共同影响。
2023-12-29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东兴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女权运动在独立战争时期兴起,《独立宣言》中人人生而平等的天赋人权思想,成为美国女权主义的思想理论基础。19世纪上半叶,美国社会发生了新变化。一方面,工业革命的兴起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大批妇女走向社会,进而产生了要求改变自身状况的决心;另一方面, 以废除蓄奴制为宗旨的南北战争爆发,许多妇女投身于这一运动,从而将美国的妇女参政运动推向高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完成工业化后,社会经济获得极大发展,产生了文化素质高、 自主意识强的新一代美国妇女。这一时期,争取妇女选举权的运动席卷全美国。1890年建立的“美国妇女参政协会”,以较为温和的方式争取妇女选举权。而新成立的一批更富于战斗性的妇女参政团体,如“平等联盟”及“妇女党” 等,采取了较为激进的新战术,即游行示威、纠察、诘难政治候选人、绝食等。1919年美国参议院通过《宪法》修正案,规定:“合众国公民之投票权,合众国或任何一州不得因性别关系而加以取消或剥夺。”当然,资产阶级女权运动始终是在不触动私有制的前提下进行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妇女的地位虽然有所提高,但大量的妇女问题仍然存在。

——摘编自孙晓梅《中外妇女运动简明教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妇女运动兴起及发展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以来美国妇女运动的特点。
4 . 【美国社会保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是美国的“进步时代”,这一时期美国奉行主导性的不干预理念,导致了大量低收入人群无家可归或者居住条件恶劣。当时进步主义者通过拍照展览、出版著作、巡回演讲等形式试图唤起社会对住房问题的关注,并对欧洲一些城市政府为控制住房发展成本而购买廉价土地的做法给予肯定,期盼以此推动政府对住房租赁市场进行规制,保障住房的基本标准。其中代表人物维勒成立的全国住房协会,在倡导政府和慈善机构建立“模范廉价公寓”上作出了突出贡献。

——摘编自朱亚鹏《美国“进步时代”的住房问题以及启示》

材料二   19301968年:美国制定了最早的临时住房保障法案,联邦政府出资,地方政府建造公共住房,并通过贷款担保和发行债券,提供住房贷款。1949年的《住房法案》进一步扩展公共住房规模。

19681986年:1974年《住房法和社区发展法》实施后,美国针对低收入阶层的住房政策基本上以房租补贴为主,从而将联邦住房援助由住房供应领域转到住房消费领域,并充分地调动了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的参与热情。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不断出台一些其他调整、辅助计划,作为房租补贴计划的补充。

——摘编自孙填龙《浅谈美国住房保障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进步时代”住房运动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住房保障事业的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西方的权力:支配和衰落

相对于其他文明而言,西方的力量呈现出两幅画面。第一幅是西方处于压倒一切的、成功的、几乎是完全的支配地位……正如一位作者所概括的,西方:

●拥有和操纵着国际金融系统

●控制着所有的硬通货

●提供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制成品

●主宰着国际资本市场

●对许多社会发挥着相当大的道义领导作用

●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军事干预

●进行着最先进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

关于西方的第二幅图画却与这第一幅画面大不相同。那是一个衰落的文明,相对于其他文明而言,西方在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的力量正在下降。西方在冷战中获胜带来的不是胜利,而是衰竭。

这两幅关于西方世界地位的相反画面,究竟哪一幅描绘了现实?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材料中关于二战后西方发展态势的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证。(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亦可提出自己的观点)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中叶,现代航天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生存空间选一步扩展到了外层空间,“高边疆”理论应运而生。在太空中,许多航天国家拥有自己的空间设施,空间安全日益引起各国的重视。空间安全是指国家综合运用自身经济、政治、心理和军事力量,建立起空间体系以维护国家利益的能力。目前,一些航天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活动对空间的依赖性越来越大,一旦关键的航天装备出现故障或者遭到破坏,就可能导致一系列严重后果。例如1998年,“银河”4号卫星出现故障,导致大部分金融、交通、通信、广播等系统被迫中断。由此可见,重视空间安全,增强空间能力,维护空间利益已成为现实的需要,许多航天国家都在不同程度地加强军事航天力量的建设,大规模的航天项目往往需要国际合作。如何既能维护空间安全又不会阻碍各国和平开发和利用太空资源,将是摆在众多航天国家面前的一项崭新的课题。

——摘编自姜涛《现代航天技术与国际政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中叶以来空间安全受到重视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中叶后空间技术发展的特点。
2021-08-26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四次一轮复习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世纪70年代,俾斯麦一方面代表统治阶级利益对工人运动血腥镇压;另一方面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对工人阶级斗争进行了一些让步。他在1883年制定了世界第一部《疾病保险法》,1884年通过了《工人赔偿法》,1889年实行了《伤残和养老保险法》。这三个法律是现代世界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社会保障的宗旨是在维护社会安全、国民经济的稳定及在均衡发展条件下,进而开发人力资源。它虽有公平的内容,但更强调自助和安全。它的主要特点是实行“自助”原则,强调资金来源多元化,即保险最大部分由雇主与雇员共同交纳;政府在收支不平衡时,酌情给予资助。双方负担的比例,视险种的不同有所区别。养老保险由雇主与雇员平均分担;工伤保险完全由雇主负担;疾病保险雇主负担1/3,雇员负担2/3,这样有助于把社会成员对社会保障的享受的基金与市场竞争的责任心联系起来。享受保险待遇必须具备一定的缴费年限,并根据个人过去的平均收入作为基数计发待遇,以政府必须通过的立法作为实施的依据。实行这一模式的国家,必须在工业化上取得一定成效,经济有较雄厚基础才能实施。

——吴于廑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社会领域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社会领域改革的影响。
2021-08-29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15届高三适应性月考(七)文综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维多利亚时期(1837-1901年),济贫院等社会救助机构承担了类似“养老院”的作用……1940年,英国社会救助主管部门开始提倡建立现代养老院,并鼓励老年人入住养老院。在制定1948年的《国家救助法案》时,当时的健康部长提到“随时可以去的济贫院”将被“30张床住的养老机构”所替代。以确保所有想要入住养老院的老年人都可以轻松入住。……20世纪60年代初。健康部再次提出健康和福利服务的总体目标是将老年人维持在社区中。20世纪70年代。英国官方发布了“老年人更加幸福”的报告。提倡让大多数老年人离开照护机构而回到家中接受服务。

——摘编自石琤《英国养老服务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材料二 近代中国养老院的发展,其推动力一方面有历史的沿承……到了近代,这一历史惯性得以延续;另一方面,则与西方国家的榜示有关。19世纪下半叶,我国近代一些思想先知,在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之下,纷纷提出效仿西方,设立养老院。冯桂芬要求推行养老室等慈善救助组织。……上述倡导之外,舆论界也不断刊文,介绍国外的养老院。

——摘编自苏全有《有关近代中国养老院的三个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养老服务政策的变化,并简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近代中国养老院发展的因素。
2020-11-12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大理新世纪中学2021年高三10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9 . 材料一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世界性战争,二战不仅改变了国家间的实力对比,而且深刻影响了人类文明进程。对二战影响的研究一直为各国所关注,因为它不仅涉及对一战本身的认识,而且涉及各国对自身在战后国际社会的定位、对战后世界格局与秩序的判断以及对时代主题和人类发展走向的预见。二战的最大影响是使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具体表现为西欧衰落,而西欧以外的地区正在崛起。残酷的二战也孕育了持久和平的种子。战后人类应汲取二战的教训,重视大国合作以确保集体安全体系有效运作,发展经济与社会事业以消除战争的社会根源,发挥高级宗教的作用以消除人类冲突的精神根源。

——摘编自汤因比《历史研究》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道奇妙的分水岭;对西方国家来说,它似乎意味着现代化的结束……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而是在民族国家之上和之下的层面上对它进行“越位”,从而对它的主心骨——国家主权实行分解。   

——钱乘旦《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对自身进行“修补”的?二战后“修正民族国家”在西欧有何体现?
2020-07-06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2020届高三第四次复习统一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10 . 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其目的在于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材料一   宋代是中国古代法制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已“发展到最高峰”。宋代法律在调整经济关系、维护私有权益、推进司法公正等诸多方面,是以前任何朝代难以企及的。……宋代对法律主体的认知有突破性进展,佃户、雇工、人力、女使都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仅在契约的有效期内与主人维持主仆名分;宋仁宗景元年(1034年),商人被编入“坊廓户”(相当于现在城镇户口),成为“能为国致财者也”。……由于特定的历史时代的局限,宋代法制的发展没能引领中国的法制走向近代化……元朝统一后,将奴隶制蓄奴习俗带入中原,奴婢可以买卖,宋代形成的社会成员平等化趋势发生了逆转。同时宋代商品经济被局限在原本的封建经济体系内,商人不是独立的阶层,不能形成独立的阶级力量,这成为制约宋代法制进一步发展的经济性因素。

——摘自朱勇《论宋代法制文明及其历史贡献》

材料二   二战后,杜鲁门政府提出了“公平施政”的纲领,期间最重要的一项立法是1946年通过的“就业法”。这项法令责令联邦政府负责维持“最大限度的就业、生产和购买力”,以避免再次出现30年代曾经出现过的那种大规模的失业。由于杜鲁门政府的种种措施,经过两年时间,美国实现了由战时经济向和平时期的调整而没有出现动乱的局面。1946年5月,戴高乐临时政府正式颁布大规模实行国有化的法令。煤炭、运输、电力、保险公司和包括法兰西在内的大银行都实行了国有化。……除了国有化之外,法国按照广泛的社会保险立法,使半数以上的人口生活有了某些保障,此项费用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6%。这些法令和措施对于防止最坏形式的贫困和社会动乱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摘自《世界当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代法制“发展到最高峰”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法制“发展到最高峰”的原因及“没能引领中国的法制走向近代化”的决定性因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简述其主要影响?
2019-06-05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陆良县第八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县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