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24年初,美国OpenAI公司发布新的人工智能产品Sora,该模型凭借高质量的长时视频生成技术引发广泛关注,不过包括ChatGPT等人工智能产品引发的技术、安全、教育等问题也掀起业界争议的热潮,这一现象反映了(     
A.信息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B.经济全球化助推了新技术的传播
C.各国重视最新科技的研发D.科技的运用促进了国际经济发展
2024-06-05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第八中学校高三下学期强化训练(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仔细阅读下表,表中所示内容可以说明美国(     
美国不同年代不同种族贫困人口比重统计表(单位:%)

1960年代

1970年代

1980年代

1990年代

白人裔

17.8

9.9

10.2

9.9

非洲裔

55.9

33.5

32.5

24.4

拉美裔

(无统计)

24.3

25.7

22.5

A.种族隔阂与贫富差距相叠加B.经济滞胀严重破坏福利制度
C.科技革命未能推动经济发展D.国家干预不再适合时代需求
3 . 1973年,石油危机导致国际油价飞涨,苏联迅速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输出国,油气出口的收入成为苏联重要的外汇来源。苏联用石油外汇购买粮食、轻工业品甚至重工业产品弥补自身生产的不足。1985年,美国操纵沙特等国增产导致国际油价暴跌,严重冲击了苏联经济并加速其解体。这一系列事件表明(     
A.石油贸易服务于政治利益B.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C.美国在冷战后期处于上风D.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2024-05-1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涪陵第五中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司马迁把人们的物质需要作为研究社会经济问题的出发点,认为治国之道应该是“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海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即主张顺应人的需要去因势利导,这是最好的政策;其次是运用伦理规范和规章制度对人们实行教化;再其次是采取刑罚干预手段;而最不好的政策是与民争利。1897年,梁启超在评论司马迁的这一思想时指出:“与西士所论,有若合符。苟昌明其义而申理其业,中国商务可以起衰。”

——梁启超《〈史记·货殖列传〉今义》;姚家华、孙引著《中国经济思想简史》

材料二   1845年,爱尔兰(时由英国统治)的农作物枯萎病大面积暴发。刚被发现的时候被称作“黑腐病”“瘟热病”“腐败症”和“瘟疫”等。作为当地人主要食物的马铃薯受害严重,很快造成大面积的饥荒。面对爱尔兰受灾后哀鸿遍野、饥馑载道的局面,英国罗伯特·皮尔内阁采取过一些积极的措施,如通过低价销售有限的印度谷物(玉米)以平抑粮食价格,同时通过公共工作规划提供就业,以及由此而来的购买粮食所需的丁瓷,但这些政策受到继任者约翰·罗素(18466月任英国新首相)的强烈批评并被很快废弃。罗素在英国议院下院演讲时曾辩解:“我们认为将供养人民的任务留给私人企业和正常的贸易更为妥当。粮食价格不应该实施管制我们必须放弃任何干预价格的企图。”罗素内阁财政部部长查尔斯伍德宣称:“我发现,政府干预越多,越难以对此产生信任,除了个人掌握私人资本外,我不相信任何事物。”受罗素内阁消极政策的影响,爱尔兰人口在饥荒中损失了100万以上。

——安东尼·阿巴拉斯特著《西方自由主义的兴衰》,吉林人民出版社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多年受冷落的新自由主义伴随美国总统里根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上台,开始在西方经济学中占据主导地位。无论是西方国家80年代的私有化浪潮、俄罗斯的“休克疗法”,还是拉美国家进行的以“华盛顿共识”为基础的经济改革,都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经典之作。西方许多经济学流派都具有新自由主义的特点,如货币学派、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新制度学派等。学术界一般认为新自由主义是在古典自由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基本原则是:贸易自由化、价格市场化和私有化。……新自由主义倡导政府可以提供某些服务,补贴最低收入,但不能以平等为目标而过多行使福利职能。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关于“新自由主义”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梁启超所谓“西士所论”是指西方哪一经济思想?指出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罗素内阁废弃皮尔内阁救灾措施的原因和后果。
(3)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新自由主义占据主导地位的原因和启示。
2024-04-27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适应性月考(九)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联邦德国建国初期,国家用货币政策手段将企业的资金量控制在较低水平,以迫使企业加速将产品推向市场。同时,还对加班工资采取零税收的政策。这反映了,当时的联邦德国(     
A.运用宏观调控增强市场活力B.发展综合实力应对两极格局
C.建立福利国家提高生活水平D.加强金融管控缓解滞胀危机
2024-04-23更新 | 483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2024届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调整经济部门结构成为欧美主要国家谋求生存发展的重要举措。战后至50年代,主要是推动发展港口、铁路、公路、煤炭和钢铁等部门;60年代,重点在加强专业化调整,扩大公司规模,提高产品竞争能力;70年代中期以后,主要是推动传统工业结构向新科技产业结构方面转移和发展。材料表明,战后欧美主要国家(     
A.加大政府对公共事业的开支B.坚持以市场经济为基础
C.强化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D.普遍实施计划经济体制
2024-04-10更新 | 315次组卷 | 7卷引用:重庆市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64年8月,美国总统约翰逊发表公开电视演说,宣称美国军舰在北部湾遭到北越的袭击,要求国会授权出兵越南,保护东南亚的“自由与和平”,越战全面爆发。近年,美国进行档案解密,证实当时北越并未袭击美国军舰。据此可知(     
A.档案是了解历史真相的最可靠来源B.美国在冷战结束后放弃了冷战思维
C.美国国会失去对总统的行政监督权D.舆论操控成为美国推行霸权的工具
8 . 1963年7月,美国开征“利息平衡税”,对美国居民购买外国股票或者外国债券的收益征收所得税;1968年1月,又颁布《国外直接投资规则》,对美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实行强制管理。这些措施旨在(     
A.应对侵越战争困境B.加强政府干预经济
C.推行和平演变战略D.缓解国际收支失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图为1970年、199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高技术产业在制造业出口中所占份额。由此可知,这些国家(     
A.不同程度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B.经贸交流与合作日益紧密
C.科技革命推动制造业的内部调整D.第三产业的比重显著提升
10 . 下表是二战后西方五国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根据此表可推知这一时期(     

时间

国家
1951—1960年1961—1970年1971—1980年1981—1987年1988—1990年
日本8.010.64.93.84.7
美国3.33.92.82.72.8
联邦德国7.34.62.81.53.1
法国4.85.63.71.63.1
英国2.82.81.92.53.1
A.日本经济实力已赶超欧美国家B.战争严重削弱了美国实力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适时调整D.凯恩斯主义始终占据主导
2024-01-05更新 | 100次组卷 | 7卷引用:历史(重庆卷)- 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