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世纪下半叶是一个急剧变化的时期,我们可以通过关键词梳理出经济发展脉络:

国家宏观调控第三次科技革命赫鲁晓夫改革经济全球化中国改革开放
世贸组织福利国家欧共体中间阶层跨国公司
从表中选择三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并进行阐述。(要求:主题立意明确,阐述要运用所选的关键词,史论结合。)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果认为一个像欧洲福利国家那样成熟且近于迟滞的社会形态会在数年的经济国际化之后就消失掉或者演变成一种完全与以往不同的东西,那这个前提就是错误的。体制的变革通常甚至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作为一种渐变式的变革出现的。除了社会和体制变革的长期性以及渐变性的本质,社会发展还总会不断遇到各种相互作用的原因,因而它或是发展进程变缓,或是发展方向改变,或是出现新的调整,或是发展进程停滞。

——摘编自[德]沃尔夫冈·施特雷克《购买时间: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如何拖延危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资本主义国家的变革”,自拟论题,并进行论证。(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前期纺织、采矿和冶金行业的发展,要求改进运输工具,蒸汽机车和铁路应运而生,轮船逐渐取代了帆船。交通运输迅速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推动了工业革命向全球扩展。
第二次工业
革命时期
电力和内燃机逐渐代替蒸汽机,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了运输费用。同时,以内燃机作为动力的汽车运输和飞机运输异军突起。从地面铁路、汽车,到水面轮船,再到空中的飞机,立体的运输体系逐渐完善。
第二次世界
大战后
人类对原子能的利用突飞猛进,原子能除了用于发电外,已经在海运中采用。交通动力飞跃发展,动力来源多样化。
21世纪初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交通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合各种交通运输手段的“大交通”已经成型,提高了交通运输能力,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摘编自卡洛·M·奇波拉《欧洲经济史》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达清晰)
4 . 如图是19131998年美、日两国人均GDP增长率示意图(年均复合增长率,百分比)。阅读图片,完成下列要求。

以一个新的恰当的时间尺度,对美、日两国人均GDP发展的共同趋势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理由。
2020-09-23更新 | 256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衡水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合考试历史试题(全国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产业结构升级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经济发展模式的转轨,是指产业结构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转变的过程或趋势。产业结构升级是产业升级从量变到质变的结果。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和比较优势的变化。技术水平低、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其产业结构必然处于较低层次上。但是,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要求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是否顺应潮流进行升级,不但可以带来利润率与GDP增长指数提高,而且可以带来社会发展指数、人民幸福指数的提高等。

——摘编自陶维乐《关于产业结构升级的思考》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0-06-25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届高三卫冕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据高德步《世界经济史》等整理


图为1901—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率曲线图,任选材料中的一个阶段或整体,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需围绕论题展开,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德国社会学家w.茨阿波夫提出,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发展是一种“特殊性”,他们对全球不具有普遍意义,不是众多国家可以模仿的路径。他说“通往现代化的道路并不是只有一条,而且道路还不是直线,是渐进的,对于后进国家来说也不只有一条卓有成效的实现转型的道路。”虽然后发国家还可以从西方学到许多东西,但是现代化并不意味着美国化和西方化,各个国家都应找到自己的发展道路。

——摘编自曹诏根《论“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发展模式的多样性》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您对材料观点的认识,并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国,在人心不在技艺”;“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

——(清)大学士倭仁

材料二   “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这便是当前世界思想的一个转折点”。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1920年)

材料三   2015年,斯蒂芬·霍金警告称,在接下来的100年内,随着在科学技术领域获得飞速发展,人类将面临自我毁灭的危险。而早在2014年,霍金就警告称,人工智能可能“意味着人类的末日”。

——摘自互联网


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身份的人物都会对科技与国家民族的盛衰和人类的命运发出不同的声音。请选择上述任意一则材料,明确写出人物的观点,并结合材料中人物的身份、时代背景理解或解释该观点。(要求: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30年代以前,世界经济是自由主义经济的天下,当时占据经济理论界主流学派的是古典经济学学派,他们认为自由竞争是一经济体系能够自动建立均衡的一种力量,自由放任经济能在一经济体系内创立利益调和的条件,市场运动的任何结果都会最终导致社会整体的进步和均衡,自由放任的制度是最好的制度,然而1929年至1933年的大危机使古典经济学学派丧失了其主流学派地位,强调需求管理、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取而代之,成为整个经济理论界的主流学派。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发生第二次经济衰退,而指导这种经济的凯恩斯主义又拿不出解决的办法,其结果自然是凯恩斯主义的退潮,而自由主义经济学重新崛起并占据主流经济学的地位。

——摘编自黄小坚《经济干预主义与经济自由主义比较分析凯恩斯主义果实了吗?》


围绕材料,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历史的进程意味着西方的衰落。伦敦、巴黎和柏林不再左右世界的新闻。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传统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欧洲除了在进入一个衰退的时期外,还在进入一个成功的时期:它的思想、技术和制度正在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迅速地传遍全球,并促进世界发展。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关于20世纪西方发展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