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人类文明和历史学研究领域,科技革命可以从两个层次进行观察。在世界科技层次:科技革命是科技范式的转变,关注科技自身的变化。在人类文明层次:科技革命不仅是科技范式的转变,而且是科技与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相互作用的结果。简单地说,科技革命是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统称,指引发科技范式、人类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革命性转变的科技变迁。

——摘编自何传启《第六次科技革命预测及中国的应对之策》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技革命”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须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德国社会支出比率、社会保障缴费率及人均国民总收入

年份

社会支出比率(占GDP的百分比)

雇员的社会保障缴费率(占总工资的百分比)

人均国民总收入/美元

所有缴费

法定养老保险制度

医疗保险

失业保险

强制的长期照护保险

1960

18.3

12.2

7

4.2

1

2792

1970

20.2

13.25

8.5

4.1

0.65

5945

1980

25.7

16.2

9

5.7

1.5

12808

1990

24.1

17.8

9.35

6.3

2.15

20658

2000

28.8

20.5

9.65

6.75

3.25

0.85

25983

2010

29.8

20.23

9.95

7.9

1.4

0.975

32137

——摘编自[德]沃尔夫冈·施罗德、塞缪尔·格里夫《德国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历史经验与未来方案》

材料二   2010年,德国有五分之一的公民进入老年阶段,这使得德国进入世界上老龄人口较多的国家的行列。一方面人口出生率的下降使法定养老保险的潜在缴费者在减少,另一方面人口寿命的增加使养老金领取者的人数在增多、领取期限在延长。对于法定养老保险而言,这意味着缴费者与受益者的比例(制度赡养率)的不断提高,2009年德国100个在职人员(20~65岁)赡养34个退休人员(65岁以上),预计2030年将会是100个在职人员赡养50个退休人员。

——摘编自于秀伟《从“三支柱模式”到“三层次模式”——解析德国养老保险体制改革》

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围绕“社会福利制度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为主题,提炼出一个观点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紧扣材料及主题,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2023-06-21更新 | 361次组卷 | 10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二战结束后,西欧国家经济受到重创,经济增速缓慢、发展不景气。这一阶段西方国家的社会政策转向强调市场的作用、鼓励效率优先。以哈耶克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强调市场的作用,认为市场是有益的,市场不但保护了个人自由,又实现了经济利益。在弗里德曼看来,必须限制政府的权限,培养竞争性的市场,市场是最好的调节器,最能有效保证效率实现。这一阶段福利国家面临着“效率危机”,国家政策转向注重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摘编自白路《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欧福利国家的改革及其趋向研究》

资本摧毁了传统社会,导致了社会的不确定性和革命的无序状态。19世纪,欧洲社会主义运动兴起,这既是资本主义的产物,也对资本构成一种莫大的威胁。没有一个有序的社会(市场),资本就很难正常运作。这样,福利政策就开始了。早期的福利政策服务于资本,是资本和国家政权结合的产物。自上而下提供的福利是为了预防工人运动,因此具有保守主义性质。进入20世纪中叶之后,随着大众民主扩展到更多的社会群体,包括妇女和少数族群,福利的概念演变成一种“权利”的概念,即人人都应当享有的权利。西方经济形态从原始资本主义演变到福利资本主义,是社会和政治改革的结果。国家在资本力量和社会力量之间充当了协调者,从而保证了市场秩序,为资本的正常运作提供了政治和制度条件。

——摘编自郑永年《国家与资本主义:西方经验》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史实,围绕“福利国家的效率与公平”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按照现代化理论,前现代社会是无分化的单一社会,社会组织集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功能为一体,社会分工不发达;而现代社会则是一个高度分化和整合的复合社会。西方现代化进程正是通过工业革命和民主革命实现了这种分化,社会出现高度的分工和全面流动性,经济和文化活动摆脱了政治的强行干预,获得了自由发展的空间。而高度分化又需要相应的高度整合机制来协调不断分化的社会单元,以便相互合作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否则,社会将出现持久的动荡,面临解体的危险。高度整合的机制,有赖于现代化过程中的制度创新。

——摘编自谢放《制度创新与中国现代化》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知识,围绕“制度创新与现代化”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要有史实依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定义、提概念是科学领域常用思维方式,明白定义、弄清概念是我们常用学习方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其著作《第三次浪潮》一书中将人类社会划分为三个阶段(浪潮)第一次阶段为农业阶段,从约1万年前开始;第二次阶段为工业阶段,从17世纪末开始;第三阶段为信息化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

对于二战后的新文明,世界各国的学者们所给的称呼有:新生的太空时代、信息时代、电子纪元、地球村、还有电子技术时代、后工业社会、科学技术革命等提法。

阿尔文·托夫勒曾经称二战后的新文明为“超级工业社会”,1980年他正式提出“第三次浪潮”概念。他解释说:“我认为这些名词,包括我自己(以前)的在内,都不是十分恰当。有些名词专注于单一因素,缩小而非扩大了我们的理解;有些名词是静态的,暗示一个新的社会可以平稳地进入我们的生活,不会引起任何冲突和压力。这些名词都不能表达扑面而来的变化的全部威力、范围和动态,以及它们所引起的压力和冲突。”

——据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


根据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你认为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新文明用什名词表达比较合适?请加以阐述。(你可以认同或修改材料中的名词,也可以另提新名词,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完整清晰)
2021-12-26更新 | 227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五校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世纪以来主要科技革命的历史结构


——摘编自何传启《科技革命与世界现代化》


上述表格中的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包含了诸多启示,从中提炼出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启示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末德国三大社会保险法的内容比较

《疾病保险法》《工伤事故保险法》《老年与残疾保险法》
保险对象符合法律规定的工厂劳动者,年收入不超过2000马克符合法律规定的工业劳动者,年收入低于2000马克年收入低于2000马克的所有工资劳动者与雇员
财政来源费用由雇主承担30%,雇工承担70%,国家予以一定的补贴费用全部由雇主承担费用由雇主及雇工各负担一半,国家予以补贴,参保者服兵役期间的保费由国家负担
资格条件患病因工伤害,但不包括故意受伤害老年津贴领取者需达到70岁,并继费1200周,残疾津贴领取者也需缴费200
组织管理由各种疾病保险基金组织管理,雇工因承担大部分费用而在各类疾病保险管理机构中发挥决定作用工伤事故保险由企业协会管理,雇主在工伤保险管理中发挥决定作用养老保险由国家统一管理

——丁建定《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史》


提取材料中有关19世纪末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两条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简要分析。(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1-12-13更新 | 10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争使家庭残缺、社会组织崩溃、经济面临全面重建……在社会主义阵营开始全面实行计划经济和推行全民保障的压力下,西方社会也开始标榜其福利国家对于国民的保护功能,形成了某种程度上的福利竞争。……70年代以来,福利国家的全面社会功能受到了实践的挑战。一方面,社会保障的增长率普遍超过了经济的增长率;另一方面,福利国家的再分配超过了税收,使国家财政出现了赤字。

——摘编自周弘《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经验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材料二   过去对穷人的援助计划已经失败,这些计划使穷人堕落,使纳税人受骗。家庭援助计划代表了近40年里我们在社会福利改革方面所做出的最广泛、最深远的努力。……家庭援助计划是以四个基本原则为基础的:鼓励工作和训练的强烈动机;公平地对有工作的贫困家庭提供援助;尊重个人的选择与家庭的责任;并且提高行政效率以博得纳税人的信任。

——摘编自《尼克松总统关于扩大福利改革建议的声明》(1970年)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策略提出至少两条合理化建议,并分别加以说明。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以下为二战后世界经济史上的重要事件:

1945年,法国大力实施煤矿、航空、电力生产国有化政策;

1958年,《罗马条约》生效,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成立;

1965年,苏联实施新经济体制,利用经济杠杆刺激企业改善管理;

1971年,美国政府被迫宣布美元贬值;

1974年,联合国通过“七十七国集团”起草的《关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宣言》;

1975年,欧洲共同体与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区46个发展中国家签订经济、贸易协定;

1983年,第七届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通过《集体自力更生宣言》;

1993年,中国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现代史》


从材料中选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事件,围绕世界经济发展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世界现代史的相关知识进行论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论述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末德国三大社会保险法内容比较。

项目疾病保险法工伤事故保险法老年与残疾保险法
保险对象符合法律规定的工厂劳动者,年收入不超过2000马克符合法律规定的工业劳动者,年收入低于2000马克年收入低于2000马克的所有工资劳动者与雇员
费用来源费用由雇主承担30%,雇工承担70%,国家给予一定的补贴费用全部由雇主承担费用由雇主及雇工各负担一半,国家给予补贴,参保者服兵役期间的保费由国家负担
资格条件患病因工伤害,但不包括故意受伤害老年津贴领取者需达到70岁,并缴费1200周(30年),残疾津贴领取者也须缴费200周(5年)
津贴标准津贴标准为工资的50%,从生病后的第3天开始领取,领取最高时限为13工伤事故保险津贴标准为工资的2/3,需护理者的标准为全额工资,领取时限为14周,工伤致死者的家属可领取死者工资的20%基本津贴为50马克,由国家补贴,固定津贴为60马克,其余依缴费期限和工资等级确定
组织管理由各种疾病保险基金组织管理由企业协会管理养老保险由国家统一管理

——摘编自丁建定《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1-12-03更新 | 18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青桐鸣联盟)2022届高三12月适应性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