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8 道试题
1 . 下图是近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流经济理论影响力演变曲线图,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A.罗斯福新政是在A理论指导下进行的
B.B理论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
C.B理论崇尚自由放任政策
D.A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复苏的重要原因是经济滞胀
2022-01-27更新 | 2222次组卷 | 65卷引用: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要求。

材料一: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明初设养济院收孤苦无靠者,按月发口粮。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这是正律中首次纳入社会救济保障条款。清代的法律也有关于社会救济的规定,主要有灾荒救济,高龄老人养赡,设栖流所以收养流浪贫民,孝子节妇贫苦者救济,贫穷读书人救济等。

—摘编自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等

材料二: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救济办法因类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在家接受救济;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

—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并指出其救济方式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相比,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展。

2016-11-27更新 | 4760次组卷 | 54卷引用:内蒙古集宁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1946年问世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设计之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轨迹的;导弹的前身是德国人研制的远程液体燃料火箭,目的是空袭英国。以上史实主要说明
A.科技革命带来的双刃剑作用明显
B.战争加速了现代科技成果的发明
C.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
D.现代科技进步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4 . 1965~1970年西欧各国的社会福利支出增长了11.6%,1970~1975年间增长了15.3%,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比重也从60年代的20%上升到了70年代的30%。社会福利的增长速度比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快了一倍左右。据此可推知(     
A.政府干预经济未惠及所有国民B.高福利会增加经济发展的包袱
C.国有化是实施福利政策的前提D.福利政策拉动了西欧经济增长
2020-07-03更新 | 1107次组卷 | 28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88年,英国政府实行养老金改革。国家只提供最基本的养老金,同时强制所有企业一律推行职业养老金制度。政府还规定任何职工按期缴付一定费用,到退休时,由国家负责支付个人养老金。这一改革旨在
A.减少国家干预,缩减福利规模
B.加强社会保障,缓解失业压力
C.节省政府开支,放弃社保责任
D.扩大政府职能,缩小贫富差距
2019-04-09更新 | 1760次组卷 | 47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19世纪末到20世纪70年代,西方社会保障理念由强调个人自助发展到过分强调国家责任;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社会保障理念则开始强调国家、社会与个人的共同责任。这理念的变化
A.与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B.说明西方社会治理能力削弱
C.反映了民众对国家的倚重D.折射出人们的忧患意识增强
2021-11-21更新 | 623次组卷 | 17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
A.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B.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
C.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D.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2021-01-11更新 | 528次组卷 | 28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当代西方工人阶级的成分趋向多元化、复杂化,“蓝领”工人进一步减少,出现了“白领”“灰领”“金领”“敞领”“粉领”等称谓,代表工人阶级的不同分层。这一变化说明
A.科技革命影响社会结构的调整
B.西方社会发生了根本变化
C.国家干预导致阶层成分多元化
D.社会流动呈现出增强趋势
2018-05-25更新 | 1421次组卷 | 30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青山区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二战后,专业技术人员、经理阶层、学校教师、办公室工作人员等“新中产阶级”在西方日益增多,逐渐取代小企业主、小农场主等“老式中产阶级”而居主导地位,这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密切相关。新中产阶级“居主导地位”的原因是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B.中产阶级划分标准发生改变
C.西方社会的贫富差距缩小
D.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和发展
2019-05-22更新 | 1393次组卷 | 23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汹涌澎湃,蔚为壮观。它与前两次技术革命相比,既有不同的特点,又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这具体表现为
A.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一国范围B.科学和技术之间开始走向结合
C.学科越来越少且分工越来越细D.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
2019-01-30更新 | 1706次组卷 | 24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2020年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