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入主白宫后,启动了大基建,由国家财政出钱招募工人,修建公路、桥梁、医院、机场、学校等大型公共工程、这实质上反映了美国(     
A.社会矛盾走向缓和B.经济的成功转型
C.政府加强经济干预D.制度的自我完善
2022-09-28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新高考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成立
1947《蒙巴顿方案》: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成为独立的自治领
1956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所作的《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1960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
1951年至1964英国保守党执政,推进社会福利,并基本保持了企业国有化
1963马丁·路德·金发表演讲《我有一个梦想》
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
1985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开始进行经济改革
1995世界贸易组织诞生
1999巴拿马人收回了巴拿马运河的全部主权

——据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1900-2000)》整理


结合上述表格材料任意提取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主题明确,阐释思路清晰,语言准确)
2022-09-27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宿松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二战期间美国大量人口从乡村涌入城市,城市住房问题十分突出,政府对买房者提供各种住房贷款与税费减免。但20世纪60年代美国城市出现中产阶级大规模人口“郊区化”运动。推动这一变化的根源是(     
A.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B.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备
C.交通通讯技术的进步D.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
4 . 1933年9月,美国内政部长伊克斯向全美石油生产州发出指令,规定各州的生产份额,使全国产量每天减少了30万桶。1934年10月,伊克斯组织各产油州成立了州际石油协议委员会,相互协调石油生产。美国石油生产逐步稳定,1934年到1940年间,美国油价不断上升并稳定在每桶1-1.18美元。材料表明美国(     
A.联邦政治遭遇危机B.掌控中东石油资源
C.国家调控颇见成效D.度过经济滞胀阶段
2022-09-22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65年,美国国民收入的3%用于科学研发,科研资金的3/4来自政府,苏联也大致类似,这使得美苏在众多领域尤其是军用领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这充分体现了二战后(       
A.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了世界格局B.美苏争霸进入白热化阶段
C.政府在发展科技中的主导地位D.科技在战争中起决定作用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81年,里根提出“经济复兴计划”,主要包括减税、放松对企业的管制、紧缩通货及前减财政支出,人称“里根经济学”。它以保守经济学影响最大的货币学派和供应学派的理论为主要依据,从需求决定供给转到供应创造需求;从大量增加政府开支以扩大需求转变为大量减税;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改为紧缩性货币政策;从强调政府干预转为强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1984年,美国经济开始复苏,1983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为35%。

材料二   尽管里根政府一再声称政府的责任不是对经济进行干预,而是创造一种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让企业自由发展,然而他的实践与理论存在着许多不协调的地方。他从第一届任期起,就没有完全放弃经济干预,实施了有利于大企业的减税政策,加之政府的军费开支不断增加,财政赤字一再增加,几乎到了难以控制的地步,里根政府在第一届任期内,赤字累计高达5392亿美元,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历届政府的赤字总额还要多;第二届任期财政赤字是有增无减,为了弥补赤字,里根政府直接在借贷市场上筹集资金,结果引发高利率,高外贸赤字。19907月,美国陷入战后第九次经济危机。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陆月娟《二战后美国政府干预经济的历史演变》


(1)根据材料一,概括里根经济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里根经济学的影响。
2022-09-09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沧县风化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最得民心并且得到后续各届政府继承的扶贫政策就是社会救济托底、最低工资标准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改革措施。此外,他还成立了著名的“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委员会”负责田纳西河流域和密西西比河中下游流域的援助开发,使该地区经济发展得到极大改善。1965年,美国“开端计划”开始实施,该项目服务对象主要是低收入家庭4~6岁的儿量,到2010年,每位儿童通过该计划可获得7600美元的资助,有效保证了低收入家庭子女的受教育机会。

——摘编自左晓斯《发达国家乡村贫困与反贫困战略研究——以美国为例》

材料二:卡特政府对享有福利待遇的人规定严格的工作条件,防止滥用医疗经费。1977年8月6日,卡特宣布了推行工作福利计划,把工作与福利紧密结合,以求缓解失业和减少福利开支,他认为工作、工作、再工作是从根本上解决福利负担问题的重要途径。里根、布什政府一改新政以来扩大社会福利和联邦政府干预政策,紧缩社会福利规模并逐步转入私人经营轨道,以减轻联邦政府的沉重负担。里根削减了一些社会保障项目,尤其是“随意性的社会福利开支”,他还强调州和地方政府要承担社会保障的某些责任,推动私营福利事业的发展,给予私人养老金计划以更多的税收优惠。

——摘编自黄安年《当代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扶贫措施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社会保障制度调整的背景。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果一个生活在1930年的欧洲人通过时间机器来到1965年的欧洲,他或她就很可能会感受到极大的震惊。不过他(她)并不是对欧洲经济的一体化感到惊讶,而是对充溢在欧洲普通人生活当中的丰富消费品感到惊讶。在那些执行战时配给政策的年代之后,欧洲发生了消费热潮,而且没有停止。实际工资得到了快速且前所未有的攀升——例如在1950年至1970年之间,英国的实际工资就增长了80%。充分就业和全面的福利制度为欧洲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经济保障,这使得他们不屑于保留节俭的习惯。这场热潮同时改变了欧洲本土的内部环境及外部环境,住宅的繁荣、电器的普及、汽车在城乡公路上驰骋。1950年还非常稀少的公路,到1965年已经将乡村地区覆盖;1959年之前的欧洲还不知道的停车收费器,1965年已经遍布于城市的街道。

——摘编自【美】布莱恩·来瓦克《西方世界碰撞与转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二战后欧洲消费热潮自拟论题,并加以解读。(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解读须有史实依据)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洋政府时期税制总体仍保持半殖民地化、征税主体分散化、税捐类型多样化的税收特征,主要表现:一是继晚清将海关税的征管权、保管权、提取权置于洋人之手后,文将盐税的诸多权利让渡给了洋员系统。同时中央税权限于一隅,税收不#国用。二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互争税权,各种苛捐杂税驳杂混乱。从民国元年至十五年,关税收入共达91307万元,但其中仅民国六年至十五年就支出偿付外债52790万元,再加上一些地方截留关税,实际中央收入仅京师税务监督署所收税款。

——摘编自王宏顺《民国时期税收探析》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主要发达国家相继进入了“滞胀”时期。面对这种情形,新经济自由主义乘机而起。这些学派强调市场机制作用,主张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纷纷进行了税制改革,发达国家经济普遍回升,赤字大幅度缩减,有些国家还出现了盈余。进入20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的经济又进入低迷阶段。

——摘编自李齐云,杨连鹏《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所得税制改革概况与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北洋政府税制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的税收改革。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从北洋政府与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税制改革中得出的认识。
10 . 据1976年的哈里斯民意调查,尽管94%的美国人都认为不应让吃救济的人挨饿,但是其中89%的人认为,吃救济的人中有许多是可以工作的;85%的人认为,吃救济的人中,有许多是在骗取救济。材料意在说明国家福利制度(     
A.激化了社会矛盾B.增加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C.减少了全民收入D.导致社会缺乏竞争活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