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61年,苏共二十二大通过的《苏联共产党纲领》突出强调利润、价格等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把其作为管理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方针。这反映出,当时的苏联政府(     
A.用市场手段调节经济发展B.意识到计划经济体制的不足
C.完全将企业管理权给地方D.给予企业一定的经营自主权
7日内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藏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1918年匈牙利、波兰成立共产党,1919年保加利亚社会民主工党改名为共产党,1921年罗马尼亚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共产党相继诞生。这些政党都加入了列宁创建的共产国际。这体现出(     
A.共产主义运动取得全面胜利B.大多数国家加入社会主义阵营
C.民族民主革命进入新的阶段D.十月革命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
2024-03-29更新 | 170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云南大学附属中学星耀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如表所示,苏联做法意在(     

时间

做法

1964.10.27

苏共中央通过决议,取消了赫鲁晓夫时期对农村个人副业的种种限制性规定。

1969.11.28

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通过了《集体农庄示范章程》,明确支持发展个人副业,并作出了一些具体规定。

1981.1

苏联通过了《关于增加公民个人副业农产品产量的补充措施》。
A.否定赫鲁晓夫改革B.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C.改善市场供应状况D.全面推行经济改革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6年,苏联农业总产值达到1913年水平的118%,其中种植业产值为114%,畜牧业产值为127%。但从1928年开始,苏联国内出现了粮食收购危机。到19294月,收购到的粮食比上年同期还要少,连莫斯科的面包供应都出现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斯大林决心加速农村的集体化运动,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以便把粮食牢牢地控制在国家手里。“一五”计划结束时,有60%以上的农户加入集体农庄,集体农庄的播种面积占全国播种面积的70%以上;在主要产粮区,加入集体农庄的农户比例为80%—90%。19331月,联共(布)中央宣布:“把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大农业的轨道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

——摘编自陆南泉《苏联经济发展史简论与启示:从斯大林时期到赫鲁晓夫时期》

材料二   1952年,民主德国工业部门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50%,工业优势明显,呈现出典型的工业社会产业结构特征。同年,民主德国借鉴苏联模式开启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在这一过程中,国家通过大量的财政拨款为合作社提供更多的税费优惠政策、向合作社派送专业技术人员、补贴合作社社员收入,吸引农民主动自愿加入合作社。与此同时,国家还通过动员、教育、说服、许诺等方式引导农民加入合作社。在农产品收购制度方面,政府采用了双重价格体系,国家规定农户每年以交售价格向国家出售一定额度的农产品,超出交售额度的农产品既可以以收购价格出售给国家,也可以相对自由地在市场上出售。而且,在集体化期间一直保留了较高比例私有成分,甚至直到实现全盘集体化的前一年,私营比例依然超过一半以上。至1960年底,民主德国农业基本实现了全盘集体化。

——摘编自曾哲《民主德国农业集体化的特点及启示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民主德国两国农业集体化特点的异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世纪80年代初,波兰本国实行军管后,美国政府强烈要求国际金融组织严格控制对波兰的贷款,阻挠波兰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迫使苏联为稳定波兰局势买单。同时,美国政府还利用苏东阵营内部的问题,推动苏东地区的“自由化”。美国这些做法(       
A.强化了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势力渗透B.说明美苏对抗形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C.旨在弱化苏联对东欧地区的管控力度D.开启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历史进程
2024-01-30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表所示是1956—1975年苏联国民收入与基建投资、固定生产基金的年均增长率(单位:%)情况。这反映了该时期的苏联(     
项目1956—1960年1961—1965年1966—1970年1971—1975年
国民收入9.15.77.25.7
基建投资12.46.17.66.9
固定生产基金9.59.68.08.7
A.偏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B.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C.突破了传统模式的束缚D.市场在经济中作用凸显
2023-10-17更新 | 63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部分名校2024届高三10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赫鲁晓夫对苏联经济、政治等方面进行改革,其措施中我国可以借鉴的是(  )
A.推行政治多元化B.扩大玉米种植面积
C.强化了阶级斗争D.加大农业投入
2023-08-30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2

材料二   斯大林模式对现代化的促进作用,首先表现为工业化的成就和社会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工业的发展和社会科学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又带动苏联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使苏联在斯大林逝世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此外,苏联增加了对科学事业的投资,创建了大批科学技术研究院、科研所,培养了大批科研人才,创造了突出的科学技术成就,并且在全苏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体制,培养出各类专业人才,全面促进了全民教育水平的提高。

——摘编自吴怡再《斯大林模式探析》

材料三   为了扭转农业的落后状况,赫鲁晓夫制定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来刺激农业的发展。1953年、1954年和1955年的农业投资在国家整个投资中所占比重分别为15.5%、19.6%和23.5%。1959年与1952年相比,农产品平均价格提高了两倍。1954~1956年,苏联开垦了近3600万公顷生荒地和熟荒地,1956年垦区收获了6300万吨粮食,占当年国家粮食产量的一半以上。从1955年到1960年,已有几十万公顷土地被风沙侵蚀。1962年,苏联自留地虽占全部耕地的3%,却生产了肉类产品的44%,牛奶的45%,蛋类的76%,蔬菜的42%。

——摘编自高成兴《战后苏联经济》等


(1)概括图1反映的历史发展状况,说明与图2这一历史事件的关联。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斯大林模式对苏联现代化的促进作用。
(3)根据材料三,概括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023-07-29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在苏联历史上,赫鲁晓夫是一个极具有争议性的人物。他11年的风雨执政之路,功过是非,众说纷纭。下列评价中肯的是(     
A.为苏联解体苏共垮台这大山般的倒塌掘了第一锄
B.提高物质利益原则的作用,建立了市场经济制度
C.对苏联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否定
D.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但改革充满复杂矛盾
2023-07-2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由于国家保持食品的低价,不断扩大补贴规模,1989年用于食品需求的补贴金在国家预算中占到支出部分的1/3左右,主要食品零售价的补贴份额已高达80%。”该材料表明当时的苏联(     
A.人民消费水平显著提高B.体制弊端导致危机加剧
C.经济体制改革初显成效D.物价水平符合价值规律
2023-07-19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文山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