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2 道试题
1 . 20世纪50年代末期,英法等西欧国家纷纷放弃二战后一直奉行的“不援助”政策,开始加入对外援助的行列,主要受援国包括新独立的印度及东南亚国家,援助的目的,除了政治功能外,经济上提供必需的资本转移。西欧国家政策的变化主要反映了(     
A.以新形式维护殖民利益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新兴民族国家发展遇困D.“冷战”形势的缓和
2024-04-09更新 | 346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2 . 如图为殖民扩张和收缩的周期示意图(1700—1975年)其中两个殖民收缩期出现的相同原因是(     

A.工业革命加速了世界市场的形成B.民族自决原则已经确立
C.启蒙思想指导各殖民地争取独立D.战争削弱了宗主国力量
2024-04-07更新 | 217次组卷 | 19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二)历史试题
3 . 二战后,印度由占总人口5%的本土精英阶层推动而获得了民族独立。而这些精英则有着西方教育背景,他们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因此当他们掌权之后,仍然保留宗主国建立的意识形态和经济模式,财产关系并没有发生改变。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英国殖民力量依然强大B.印度发展严重依赖西方
C.印度加入资本主义阵营D.印度难以摆脱西方羁绊
2024-03-31更新 | 165次组卷 | 10卷引用:广东省名校联盟(含河源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4 . 从如表中,可以看出这阶段(     
阿根廷1980、1991、2002年全国经济及阶级阶层结构统计
类别按经济活动种类计算的生产总值占比的统计全国城市社会结构:按社会阶级和阶层划分的分布情况
年份农业、狩猎、林业、渔业工业服务业上层阶级中产阶级工人阶级边缘阶层
19805.9638.1455.960.947.440.211.5
19916.3530.1363.521.338.443.416.9
20014.4524.9370.610.438.241.420.2
A.阿根廷面临着的经济和政治危机B.阿根廷融入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影响
C.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趋势D.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立的必要性
2024-02-28更新 | 75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银滩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统计,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仅从投资、债务和贸易三方面对发展中国家的年剥削量,就在240亿美元左右。到80年代后期,每年榨取的利润至少为2500亿至3000亿美元。这说明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挑战是(     
A.自然资源的匮乏B.人口压力和社会两极分化严重
C.劳动力严重不足D.存在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6 . 苏伊士运河是沟通欧、亚、非三洲的要道。1954年10月,英国承认埃及对运河享有主权,但运河管理权仍由英法霸占。1956年,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英法联合以色列向埃及守军发起进攻,苏伊士运河战争爆发。埃及军民奋起抗击,在国际社会的支持下,埃及最终取得了维护国家主权斗争的胜利。这说明(       
A.埃及民主革命任务艰巨曲折B.和平与发展成为各国共识
C.殖民霸权威胁民族国家发展D.发展中国家联合抗击侵略
2024-02-11更新 | 149次组卷 | 3卷引用:纲要下第八单元测试卷B卷
7 . 如图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各洲比例的变化情况。造成这种变化的时代背景是(     

①多极世界格局形成   ②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壮大
③殖民体系走向崩溃   ④经济区域一体化加速发展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为20世纪非洲文学的发展历程。据此可知,20世纪非洲文学(     
时期特点
最初20年收集整理民间文学并对宗主国文学进行模仿。
20到40年代对民族历史进行回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黑人性运动”。
50到60年代控诉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的暴行,讴歌独立精神。
70年代以后将对传统文化冲突的描写转移到殖民主义结束后新的社会问题的呈现。
A.体现了族群文化的多元B.将传统文化作为创作的中心
C.强化了区域文化的认同D.折射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历程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极具战略意义和经济价值,自其出现就一直是殖民者争夺的对象……苏伊士运河自1869年建成后为英国控制,埃及人民对英国殖民者深恶痛绝。

19527月,以纳赛尔为首的一批军人推翻埃及封建王朝,并于第二年建立了共和国,此时苏伊士运河公司96%的股份都在英国和法国手中,埃及新政府要求驻守在苏伊士运河区的英国军队撤走,并于1956年宣布把由英法控制的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埃及这些维护民族利益的正当要求遭到了英法的拒绝。此外,以色列也一直把埃及视为直接威胁。于是,英法联合以色列,向埃及发动进攻。

195610月底,以色列军队侵入埃及领土,随后,英法派出大批舰艇和飞机参战,并出动军队在埃及的塞得港登陆。纳赛尔领导埃及军民进行了顽强抵抗,阿拉伯国家站在埃及一边,切断了英法的石油供应,英法国内的反战呼声日渐高涨……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致电英国首相艾登,要求英国立即停火,1956年联合国大会上美国要求英法立即停火和撤军的提案以压倒优势得以通过……苏联也对英法表示了强烈的不满,苏联公开支持埃及政府,并主张与美共同出兵制止英法……印度总统尼赫鲁……强调埃及对苏伊士运河的主权是不容置疑的。在埃及军民的坚决抗击和国际社会的压力下,195612月英法军队撤出埃及,以色列也于次年3月撤军。

——摘编自《世界历史》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在苏伊士运河危机中各主要政治力量的态度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多角度简评苏伊士运河危机解决的影响。
2024-02-03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20 世界现代史 非选择题汇编-【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现代化世界进程中,三大发展类型——资本主义类型(简称C型)社会主义类型(简称S型)其他类型(简称M型)的形成与发展,大致可排列如下表。现代化的三大类型,资本主义现代化是初始的原生模式,其他两种都是后进与晚近的模式。

现代化世界进程及其基本发展类型

——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本)》

根据材料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2024-02-01更新 | 161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