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下表是非洲国家更改国名情况(部分)
时间原国名现国名(简称)
1957年黄金海岸加纳
1960年法属苏丹马里
1977年法属索马里吉布提
据上表可知,部分非洲国家更改国名旨在(     
A.增进对国家认同B.瓦解世界殖民体系
C.支持不结盟运动D.加强非洲国家团结
2024-01-29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初,美国联合果品公司就控制了中美和加勒比海地区的香蕉业。至20世纪20年代,美国对拉美农业的投资高达8.85亿美元。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联合果品公司策划推翻危地马拉政府的阴谋活动。从整个拉美地区看,大宗农产品仍然是咖啡、可可、香蕉等传统产品,在1985年拉美出口总值中占17.5%。70年代以来,粮食作物的年增长率出现下降趋势,低于拉美的人口增长率,拉美从粮食净出口地区变为净进口国。跨国公司为维持拉美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对封建土地制度残余的存在采取支持态度。

——摘编自高君诚《美国跨国公司与拉美农业》等

材料二   二战后,美国在拉美进行了全面的扩张,20世纪60年代,拉美国家与不结盟运动的关系并不密切,只有古巴加入了不结盟运动。1967—1971年,就各国有权自由支配其自然资源主权,拉美国家与美国的谈判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巴拿马加入不结盟运动。苏联利用古巴成功打入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此时方兴未艾的不结盟运动为拉美国家提供了第三种选择。不结盟运动成员国通过协调它们在联合国的行动,并通过与北方工业化国家的谈判,成功地将很多经济政策方面的要求载入国际宣言和决议。目前,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33个国家中有26个加入不结盟运动,7个国家成为不结盟运动的观察员。

——摘编自高志平《冷战时期拉丁美洲国家加入不结盟运动的历程及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跨国公司对拉丁美洲国家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拉丁美洲国家与不结盟运动关系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关系变化的原因。
2024-01-1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不列颠人给印度斯坦带来的灾难,与印度斯坦过去所遭受的一切灾难表现出来,毫无疑问在本质上属于另一种,在程度上要深重得多……的确,英国在印度斯坦造成社会革命完全是受极卑鄙的利益所驱使,而且谋取这些利益的方式也很愚蠢。但是问题不在这里。问题在于,如果亚洲的社会状态没有一个根本的革命,人类能不能实现自己的使命?如果不能,那么,英国不管犯下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摘自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

材料二   一些西方学者和政治家认为,一些殖民地的独立是宗主国自愿结束殖民统治的结果。例如,英国前首相艾德礼就在一次讲演中宣称:“在世界历史上,有许多大帝国兴起,繁荣一个时期,然后垮掉了。……只有唯一一个帝国,这个帝国在没有外来压力下或没有对统治的负担感到厌倦的情况下,统治民族自愿地放弃了对臣民族的统治,把自由给予了它们。……这个唯一的例子就是大英帝国。”

——摘编自2019年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殖民侵略对印度历史发展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探讨二战后殖民体系瓦解的主要原因。
2023-09-27更新 | 100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根据由发达国家组成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统计,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2000年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总量中占40%,OECD成员国占60%;到2010年,发展中国家占比达到了49%,OECD国家占比是51%。这反映出,当今世界(     
A.经济格局发生根本转变B.发展中国家影响力提升
C.发达国家陷入经济危机D.南北差距问题得以解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许多国家摆脱英国的殖民控制,西方学者称之为“非殖民化”。认为英国的“殖民撤退”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的,是其明智的殖民主义政策的目标和结果。该观点(     
A.抹杀了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威力B.否定了西方殖民侵略的丑恶历史
C.揭示了“非殖民化”的真实成因D.贬低了宗主国放弃殖民的主动性
2023-08-23更新 | 438次组卷 | 25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侨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二战结束后,英国政府在非洲殖民地实施“大众教育”计划。该计划规定,教师授课时着重讲解英国的河流而非北非的山脉或赞比西河,还要确保非洲儿童记住英国植物的外形和亨利八世的妻……强调圣经教育。该计划的主要目的是(     
A.提升非洲民众的文化素质B.加速非洲的现代化进程
C.传播欧洲先进的工业文明D.巩固英国在非洲的统治
7 . 1972年。第一次“人类环境与发展大会”决定成立一个联合国附属的负责全球环境事务的机构。“七十七国集团”中的非洲国家向联合国大会提交了一份17页的声明,最终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落户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开联合国附属机构总部设在南半球的先例。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A.新兴民族国家的崛起B.联合国权力的扩大化
C.发达国家环境的恶化D.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8 . 1970年,第三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提出运动的目标,由之前的反对美、英、法的殖民主义发展到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这一变化说明(     
A.殖民主义已经寿终正寝B.新兴国家力量的壮大
C.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D.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
9 . 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殖民在给资本主义发展注入了动力的同时,严重冲击了被殖民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从政治上,殖民地国家全部或部分失去了主权,忍受着外来的统治;在经济上,殖民地在失去了大量的黄金、白银和资源的同时,还被强迫实行单一经济制度,走上了畸形发展的道路。

——摘编自赵立行《世界文明史稿》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殖民地地区出现了革命的浪潮。虽然这些革命的根源可以追溯到1914年以前的那些年里,但正是战争本身直接促进了革命。最终结果各不相同……而埃及人、伊拉克人、印度人和其他种族只获得了宪法上的适度让步。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由解构走向重构的转折点……原来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在二战后蓬勃兴起,持续推进的民族独立浪潮与遍及全球的现代化浪潮相呼应,改画了世界政治地图,构建了全球现代文明。

——摘编自余伟民等《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殖民统治给殖民地在政治、经济上带来的严重后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殖民地地区出现了革命浪潮的重要原因是什么?列举埃及、墨西哥“获得了宪法上的适度让步”的代表性事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二战后亚非拉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采取的最主要的斗争方式是什么?对世界政治有何影响?
10 . 1960年10月,科威特成立了国家石油公司,国家握有公司的大部分股权。1973年5月,伊朗把西方石油公司在伊朗的资产全部收归国有。到1977年,海湾地区的大多数石油国家都已完成了石油资源国有化过程。这表明,海湾石油国家(       
A.实现了国民经济高速增长B.改变了单一的产业结构
C.缓解了对国际资本的依赖D.确立了经济自立的基础
2023-06-27更新 | 133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南安市侨光中学、泉州市第九中学2024届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