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1943年11月,德黑兰会议上,丘吉尔明确宣布“不通过战争休想从英国夺走任何殖民地或基地”。然而,1946年2月 19日,首相艾德礼决定正式移交权力以结束对印度殖民统治。这一变化反映当时(     
A.欧洲殖民主义势力衰落B.印度民族独立运动兴起
C.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D.民族自决原则普遍实施
2024-05-28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素养提升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卷
2 . 下表所示为1946—1998年世界大事年表(部分)。对表中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时间

事件

1946年

美国准予菲律宾独立

1947年

英国结束在南亚的殖民统治,将该地划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

1949年

印度尼西亚脱离荷兰独立

1954年

法国从印度支那撤军,越南出现北部和南部两个政权

1955年

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领导人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会议,讨论民族独立、反帝反殖等问题
A.冷战扩大超出了亚洲范围B.亚洲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C.亚洲区域集团化特征明显D.世界政治格局发生根本变化
2024-04-24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虎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如图为殖民扩张和收缩的周期示意图(1700—1975年)其中两个殖民收缩期出现的相同原因是(     

A.工业革命加速了世界市场的形成B.民族自决原则已经确立
C.启蒙思想指导各殖民地争取独立D.战争削弱了宗主国力量
2024-04-07更新 | 216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三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继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后,埃及政府接管了数以千计的外国公司和企业。但1977年,埃及政府又颁布法令,规定外国资本可以向工业、金矿、能源、旅游、交通、银行、水力资源、土地改良、畜牧和建筑等领域投资。这一变化客观上(     
A.受到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影响B.适应了信息时代的需要
C.促进与西方外交关系的改善D.强化了国家的经济主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二战后独立的非洲国家“通常包含了讲不同语言的族群,同一族人往往被划分在两个、甚至更多的国家内。同时,这些国家经济上欠发达,依赖世界市场、几乎没有自我管理的经验。迅速走向独立增加了这些非洲国家的困难”。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因素是(     
A.殖民主义的遗留问题B.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
C.美苏冷战带来的恶果D.多极化趋势造成挑战
6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印度成为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进入50年代,赫鲁晓夫主张与美国在各个领域展开“和平竞赛”,以制度优势战胜资本主义,亚非拉作为“中间地带”成为重点争夺对象。1955年之后,苏联为印度政府提供了大量的经济与技术援助,印度成为苏联在亚洲给予经济援助数量最多的国家。

——摘编自沈志华《冷战国际史二十四讲》等

材料二   苏联这种不同以往的大幅度对外援助活动被美国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1)视为“经济攻势”,亦引起美国政府的警觉。艾森豪威尔政府改变了之前重自由贸易而轻对外援助的做法,积极加强对外援助。美国政府对印度提供了数量可观的经济援助,使印度成为当时美国对外经济援助中最大的受援国。

——上述材料摘编自郭华东《苏联对印度的经济攻势与美国的反应(1953-1961年)》

材料三   中国、印度的人均GDP表


按2003年市场汇率计算按购买力平价计算
1970年1998年1995年1998年
中国11475029203220
印度9743014001700

20世纪50年代一次国际会议上,印度总理尼赫鲁对周恩来总理说,我们两国有许多相同的地方,我们能否比试一下,看谁干得好。周恩来表示同意。

——摘编自高斌《中印两国经济现代化的比较分析》

(1)依据材料一、二、简析苏联、美国对印度援助的历史背景,指出此时期印度经济现代化相对于中国的优势。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印“比试”的结果及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制度优势。
2024-01-20更新 | 67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20世纪70年代,刚果(金)总统蒙博托·塞塞·塞科在他的宣言中宣布了国家主义理论,并在更改国名为扎伊尔的同时,蒙博托要求国民取非洲化姓名,很多城市也更改欧洲殖民者所取名称。这反映了(       
A.刚果政府权力扩大B.民族主义情绪高涨
C.冷战意识影响非洲D.非洲殖民体系瓦解
2023-11-28更新 | 1915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三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对殖民主义的致命打击。战争期间,反法西斯同盟通过一系列声明、宣言等,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要求。1945年6月通过的《联合国宪章》强调:“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战后,英帝国很快解体,法国也不得不承认印度支那、阿尔及利亚等法属殖民地独立。1955年万隆亚非会议隆重举行,通过《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引申和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了各国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20世纪60年代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仅1960年就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1945—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以惊人的速度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历史意义。
9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在英属中非、东非推行城镇劳动力稳定化政策,内容主要包括:允许非洲工人组建工会;设定较高的最低工资标准;解决工人的营养不良和卫生状况糟糕问题;为城镇工人及其家庭提供充足的住房和社会服务。这表明英国(     
A.维护了战后日不落帝国的完整性B.意在为殖民统治提供新的合法性
C.赋予殖民地人民广泛的政治权利D.实现对非洲社会变革进程的控制
10 . 20世纪50年代,西方国家对埃及实行经济制裁。中国在1954-1955年向埃及购买3000多万美元的棉花和棉纱之后,于1956年再次购买1000万英镑埃棉,其中现汇支付590万英镑。新中国这些举措旨在(     
A.解决工业原料紧张困境B.支持反殖民族独立运动
C.维护中国周边和平稳定D.支援各国社会主义革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