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7 道试题
1 . 1947年,乔治·凯南写道:“在政治舞台上,应继续将苏联视作竞争对手而非伙伴…这种无法改变的挑战,从而使美国的安全依赖于他们的团结,以及接受历史希望他们承担的道义和政治领导责任。”乔治·凯南的看法对美国外交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观点(     
A.延续了美国孤立主义的外交传统B.导致了美苏战时同盟的破裂
C.标志着美苏阵营冷战局面的形成D.加剧了战后国际局势的紧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二战后,永久中立国瑞士加入马歇尔计划,并大大缩减了同苏联的正常贸易额。同时,瑞士积极开展广泛公共外交,努力充当东西方阵营的沟通桥梁。瑞士的做法(     
A.积极迎合美国全球战略B.加速了西方阵营分化
C.有助于第三世界的发展D.缘于冷战局势的影响
3 . 不结盟运动高度重视对世界经济形势的评估工作,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们一再表达自己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方案。这主要是由于(     
A.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B.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C.经济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D.冷战政策制约了其发展
2023-04-11更新 | 26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如图为1987年发表的题为《和平留给你我的机会稍纵即逝》的时政漫画。漫画左边的跛脚鸭是美国总统里根,右边的跛脚鸭是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他们刚刚签署完《关于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戈尔巴乔夫头上出现一把匕首,持匕首的右臂所戴红色袖章上写着“老近卫军”。漫画旨在说明

A.冷战背景下的和平具有脆弱性B.苏联国内的保守势力反对改革
C.苏联战略收缩缓和了美苏关系D.在核军备竞赛中美苏势均力敌
2022-05-27更新 | 465次组卷 | 10卷引用:河北省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卓越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为了对抗马歇尔计划,苏联于1947年推出“莫洛托夫计划”,致力于加强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关系。美国同西欧国家联合起来,于1950年1月9日成立了“对共产党国家出口管制统筹委员会”,对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贸易管制。材料表明(     
A.冷战对抗阻碍全球化的发展B.美苏冷战起源于经济因素
C.战后欧洲经济陷入低迷局面D.两极对峙以经济压制为主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主要贸易战

贸易战

发起国

贸易战形式

发生背景

时间

结果

鸡肉贸易战

欧共体

欧共体对美国进口鸡肉征收高额关税并进行价格控制,美国反制,提高对西欧工农产品的进口关税美国即将步入“大通胀时代”1963-1965双方和解

日美贸易战

美国

美国在纺织、钢铁、彩电、汽车、半导体、电信等行业,对日本发起反倾销调查或作出不利裁决,并通过了301条款、超级301条款,对日本进行制裁和限制美国经济滞胀,日本飞速崛起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多次自愿限制出口、对美国开放市场

面食产品贸易战

美国

美国对欧洲柑橘类产品的准入制度不满,并对面食产品征收关税。为了报复,欧洲对美国的核桃和柠檬征收关税美欧多国经济下行1985-1986双方达成和解,欧洲损失不大

——摘编自赵涛《世界贸易战简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达清晰。)
2023-05-19更新 | 211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7 .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承诺向日本开放本国市场并允许日本限制进口和投资。朝鲜战争后,失去特需订单支撑的日本经济一落千丈且国际收支状况急剧恶化,此时美国又不遗余力地推动日本加入关贸总协定。美国这些做法旨在
A.增强控制世界经济的实力B.为日本商品打开国际市场
C.缓解日本面临的国防压力D.扶植日本成为冷战桥头堡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治维新后,日本彻底接受了近代的海权观念,开始进入重视海军及海上安全的传统海权观阶段。二战结束之后,日本的海权观及海洋战略因军事上的彻底失败和科技的发展而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日本向新综合海权观念过渡,即在高度重视传统的海上军事力量及海上安全的同时,也开始关注海洋资源、海洋环保、海洋科技等非军事因素。冷战时期,随着日本海上力量的变化,日本传统的海洋军事战略已经悄然回归。海军向舰艇排水量的大型化、舰艇功能的综合化、海军建设的科学化发展。随着舰艇排水量的大型化、舰艇功能的综合化以及海军建设的科学化,日本海军任务的多元化、活动海域的远洋化愈显突出。日本的海洋军事战略开始由近岸、近海防御向海上歼敌、远洋积极防御转变。

——摘编自张景全《日本的海权观及海洋战略初探》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领导人深刻认识到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的必要性。此时中国共产党对海洋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等近岸领域,确立了“近岸防御”的海军发展战略。进入21世纪,海洋成为各国合作竞争的“新空间”,海洋的重要性更为凸显,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的发展目标。2015年《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揭开了中国海军由“近海防御”战略向“近海防御与远海护卫相结合”战略转型的序幕。2019年《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进一步指出:“按照近海防御、远海防卫的战略要求,加快推进近海防御型向远海防卫型转变。”这表明中国海军转型体系逐步完善,中国正在逐渐从一个“海洋大国”转变为“海洋强国”。

——摘编自周于兰、殷昭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海军战略转型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日本海洋观及海洋战略发展演变的阶段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时期中国海军发展战略转变的因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日海洋战略转变的异同。
9 . 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加强了对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军事援助(见如表),他本人甚至声称“地球上没有哪个角落的情况不以某种方式加以考虑”。据此推断,苏联旨在
A.加强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团结B.推动亚非拉地区民族运动的发展
C.遏制欧共体在经济领域的扩张D.与美国争夺在第三世界的影响力
10 . 即使在冷战最高潮的年代里,两极格局也未能完全囊括所有的国家和地区。一些独立的国家或没有加入两个竞争的集团,或被开除出其中的某一集团,还有尚未获得独立的广大旧殖民地区存在。这体现了两极格局
A.不稳定性B.不平衡性C.不完全性D.不对称性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