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漫画中的文字为LET’S GETA LOCK FOR THIS THING NUCLEAR WAR(核战争)。此漫画反映了(     

A.冷战加剧使人类面临核战争的威胁
B.政治谈判成为解决争端的主要方式
C.美苏尝试建立冷战的危机控制机制
D.美苏两国力图避免直接的军事冲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47-1962年是好莱坞电影创作的高潮时期,大量带有浓厚意识形态对抗色彩的电影出现在了银幕上。其中107部电影明确攻击了共产主义和苏联,同时还有几十部关注共产主义威胁的影片。同时期苏联的电影围绕“攻击美国帝国主义、军国主义、揭露社会问题”和“对比苏联的善与美国的恶”进行创作。这表明(     
A.电影竞争决定美苏冷战的胜负B.电影创作充斥强烈的冷战思维
C.电影事业深刻影响冷战的走势D.电影宣传成为冷战的核心手段
3 . 冷战期间,为统筹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禁运、美国组织多国成立巴黎统筹委员会。1994年,巴黎统筹委员会宣告解散。然而1995年,美国与多国签订《瓦森诺协定》,针对中国高科技领域进行封锁。这说明20世纪90年代中期
A.美国推行逆全球化政策B.国际关系受意识形态主导
C.美国仍未放弃冷战思维D.冷战方式已转向科技领域
4 . 下表是战后美苏争霸中美国和苏联的经济实力对比,此表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国民生产总值(10亿美元计)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高新技术产业比例%
1973年1982年1973年1982年计算机生物工程新材料
美国129530472724100100100
苏联6241212131015.214.646.8
A.美苏争霸苏联处于劣势
B.经济实力是导致战后世界格局发展演变的根本因素
C.美苏争霸的核心是军备竞赛
D.美苏争霸由重视军事逐渐发展为重视经济和科技
2022-12-29更新 | 386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甲卷)
5 . 1965-1975年,美国反战运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席卷了整个国家,最初参与和平运动只是一些知识分子与和平团体,之后学生及军队内部都兴起反战运动。这是因为
A.校园反战文化传统影响B.工人阶级的革命性减弱
C.越战导致美国损失沉重D.受黑人民权运动的影响
2022-05-08更新 | 18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河北省新高考模拟历史试卷(八)
6 . 如图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联邦德国民意调中民众认为共产主义“威胁很大”的变化情况。此变化主要是由于
A.美苏争霸重点发生转移B.东西德国统一趋势加强
C.第三世界的影响力增强D.东西方的局势有所缓和
2022-05-07更新 | 17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河北省新高考模拟历史试卷(六)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丘吉尔的“三环外交”

材料一   1949年丘吉尔指出“在当前世界形势多变的大环境下,人类的总体命运面临着抉择,在对我国未来加以展望的过程中,我认为三大环的存在是自由民主国家中实际存在的。……首先,对于我国来说,第一环必然是英国以及英联邦所涵盖的一切。其次就是我国、加拿大以及其他自治领、以及美国在内的英语世界一环。而最后一环则是联合指挥的欧洲。实际上,这三个环真正的联系到一起指挥,世界上就没有任何一种力量或者几种力量的联合能够打破它们。实际上,英国是唯一一个同时处于三个环之上的国家,我们是三个环联合的关键之处。”

这种外交政策下的英国具有三重角色即英殖民帝国和联邦的中心:一个和美国之间保持着特殊关系的重要资本主义国家;整个欧洲范围内的唯一一个保持一种大致的军事和政治均势格局的一个主要欧洲大国。作为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外交政策,三环外交的提出不仅是时代的产物,同时也契合了历史的必然性趋势,不仅对英国外交史产生深远影响,而且对时欧洲、美国乃至整个西半球外交格局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李霞《简析二战后英国“三环外交”》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丘吉尔“三环外交”的理解。
2022-05-07更新 | 18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河北省新高考模拟历史试卷(二)
8 . 联合国成立初期,成为帝国主义超级大国控制国际事务的机器。后来,中小国家纷纷加入联合国,第三世界国家占成员国的绝对多数,联合国日益变成第三世界国家同超级大国斗争的战场。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新兴民族国家的崛起B.政治多极化格局形成
C.联合国影响力的增强D.超级大国实力的削弱
2023-11-26更新 | 16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高考河北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9 . “美国之音”是美国对外宣传的国家机器。20世纪50年代,除了全球英语广播外,“美国之音”逐渐减少直至完全取消对西欧各种语言广播,却不断增加了阿拉伯语、印度语等10几种亚非地区民族语言的广播。导致“美国之音”的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美苏意识形态竞争激烈B.美国与欧洲文化本质相同
C.第三世界登上世界舞台D.西欧国际地位迅速上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二战后,美国海外军事开支和各种“援助”名目繁多,50年代平均每年53亿美元,60年代平均每年近60亿美元,70年代前3年平均达71亿美元。这说明(     
A.战后美国对外扩张政策具有连续性B.以美元为中心的经济霸主地位的稳固
C.军备竞赛导致了美国经济不堪重负D.美国对外援助改变了国际政治秩序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