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1 . 1947年6月,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中说道:“我们的政策的目的在于恢复世界范围内的正常经济秩序,从而提供一个自由制度得以存在的政治社会环境。”马歇尔的这一演说
A.促进了世界金融贸易秩序的恢复
B.加速了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
C.体现了美国遏制共产主义的企图
D.为苏联解体埋下了政治经济条件
2 . “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上述材料意在说明
A.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B.美苏两极格局已被多极格局所取代
C.世界格局即将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D.“冷战”时期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2021-10-03更新 | 657次组卷 | 60卷引用:2014届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3 . 下表所示是1952年获得美国援助总额最多的6个国家和地区(单元:百万美元)。由此可见,当时
国家或地区技术合作一般经济援助总额
韩国112.5112.5
中国台湾9090
印度55863
菲律宾6.427.934.3
中南半岛7.720.728.4
伊朗11.212.223.4
A.马歇尔计划推广至亚洲地区B.美国极力巩固在亚洲的战略利益
C.美苏冷战的重心转移到亚洲D.朝鲜战争加速了美国的经济扩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20世纪60年代初,尽管美国一再要求西欧诸国减少进口苏联石油,但到1965年西欧进口苏联石油的总量仍达102万桶。这表明
A.经济依存超越了政治诉求B.美国对苏联的遏制已失败
C.西欧各国已摆脱美国控制D.苏联以石油分化美欧阵营
5 . 1959年,美苏各自在对方国家举办展览会。苏联宣传“共产主义苏联赶超资本主义的成就”,主要展示科技成果,包括发射成功的人造卫星。美国以“民主社会的美好生活”为主题,展示了彩色电视机、洗碗机等民用工业。据此可知
A.苏联科技全面领先B.美国重点发展轻工业
C.美苏建交缓和对峙D.交流仍蕴含冷战思维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6年底至1947年初,西欧经济呈现一派衰败景象,面临崩溃。这使美国政府意识到,稳定欧洲、复兴欧洲成为关键。19476月,马歇尔发表演说,希望欧洲国家联合起来,主动向美国提出援助要求,然后美国将尽全力支持。对此,西欧各国政府表示欢迎。19484月,国会通过《1948年对外援助法》,使“马歇尔计划”法律化。“马歇尔计划”从19484月开始执行,到19526月宣布结束,美国共拨款131.5亿美元,恢复和发展了欧洲经济。

——摘编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现代卷》

材料二   19496月,美国总统杜鲁门要求国会通过第四点计划,以扩大对世界上落后地区的技术援助计划和一项鼓励私人资本对这些地区投资,以发展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19506月,美国通过“对外援助法案”,第四点计划列为这一法案的第四节“国际开发法案”。到1953年,美国在35个国家和地区派了2450名技术人员推行第四点计划,三年总计拨款3.11亿美元。

——摘编自张勇著《从马歇尔计划和第四点计划看杜鲁门时期的对外援助政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歇尔计划”出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马歇尔计划”相比,第四点计划的不同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第四点计划。
7 . 戴高乐掌权后,提出建立“大欧洲”的主张,倡议东西欧接近,回到1914年之前的协调共存局面.法国思想家雷蒙·阿隆认为这是一种倒退.在他看来,苏联不会放弃统治欧洲的野心,美国和欧洲两者之间并非宗主国和保护国之间的关系,而是平等的同盟。雷蒙阿隆的言论
A.反对西欧走向一体化B.旨在摆脱苏联的控制
C.有利于欧共体的建立D.支持美国的霸权主义
8 . 法国前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宣称:“一个反对美国的欧洲是不可想象的,一个美国庇护下的欧洲是不能接受的。我希望一个站起来的欧洲。”其意图在于
A.建立平等的欧美伙伴关系B.建立一个强大的单边主义的欧洲
C.重新确立欧洲国际政治经济的中心地位D.努力构建一个统一的欧洲
2021-03-20更新 | 249次组卷 | 32卷引用:2014届江西省奉新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9 . 20世纪60年代,美苏双方商定在双方首都举办展览。苏联人办了炫耀其宇航技术的展览,美国人看了很害怕;而美国人在莫斯科举办了美国家庭厨房展,苏联人大为震惊;原来生活可以这样!觉得美国人很幸福。这反映出(     
A.美苏关系缓和,平等互利B.苏联科技上的优势
C.美国取得竞争的优势地位D.美苏冷战的新特点
2021-03-15更新 | 198次组卷 | 22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主导下的占领重建和经济恢复阶段对日本施加影响:

对内软硬兼施开展农地改革和强制征粮,对外从未停止过对日本的粮食输出。美国实现粮食战略的手段因时而异,在一定程度上,美国和日本在这种粮食关系中实现了互利共赢。冷战时期,解决美国粮食生产过剩的唯一办法是让外国人也以美国人的方式来吃饭,美国国会表决通过并由艾森豪威尔总统签署生效的480号公法,成为美国推销剩余粮食的有效工具。结果是日本的小麦、大米甚至粮食自给率的下降。此时,基于对抗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的考虑,美国需要借助日本推行遇制战略,对日粮食战略成为日后巩固和强化美日同盟的润滑剂黏合剂

——摘编自徐振伟《二战后美国对日本的粮食战略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美国对日本粮食战略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美国对日本粮食战略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