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1 . 研究马歇尔计划的学者中,不少人认为其是“美国式的慷慨”,但更多的学者却不这样认为,他们指出“这是美国试图利用此计划来实现其地缘政治目标,绝不是什么慷慨”。美国“地缘政治目标”的特点是
A.渗透性和控制性
B.扶持性和协调性
C.竞争性和对抗性
D.实用性和广泛性
2 . 下图漫画中的人物为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叶利钦、普京、梅德韦杰夫,下列与图片反映的主题相符的是

A.沉重脚步—俄国走向现代化的曲折探索历程
B.八位领袖—苏联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
C.大国兴衰—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加强
D.体制弊端—高度集中的体制阻碍苏联发展
2016-11-29更新 | 393次组卷 | 23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高级鑫源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艺体班)历史试题
3 . 古巴导弹危机爆发后,美、苏都摆出一副不惜动用核武器的姿态但实际上双方之间的秘密接触不断,努力把冲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危机最终和平解决并促使几个限制核武器的协定形成。这说明当时
A.美苏关系实现了全面和解
B.多极化趋势得到显著加强
C.两极对抗与妥协同时并存
D.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4 . 冷战是指二战后美苏双方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意识形态诸方面除诉诸战争之外的紧张对峙和对抗。下列各项中,属于美苏冷战具体表现的是
①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②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③北约的建立
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018-09-01更新 | 185次组卷 | 18卷引用:海南省东方市八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1943年,好莱坞拍摄反映苏联的电影,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1948年,拍摄反映苏联的电影,如《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这一变化反映了
A.美苏由盟友走向对抗
B.好莱坞拍摄影片需经政府同意
C.美苏“冷战”的开始
D.好莱坞影片受大众审美观影响
2019-08-20更新 | 119次组卷 | 2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2018-2019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6 . 20世纪60年代,欧洲民族主义情绪上升。戴高乐支持发展核武器、制定泛欧洲外交政策、努力减少美国和英国的影响、促使法国退出北约。随后,意识形态的前哨国家西德也违反美国意愿,缓和了与东德的关系,实施“新东方政策”。这表明当时
A.法德外交政策已脱离“冷战”轨道
B.西欧离心倾向冲击了两极格局
C.法德两国已足以与美国相抗衡
D.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2020-01-09更新 | 71次组卷 | 22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第一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二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
A.进行反苏的舆论宣传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建立北约组织
D.实行军事援助
2019-05-07更新 | 106次组卷 | 2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海南省海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联邦德国成立后,法国政治家戴高乐在演讲中说:“将来会不会有一个欧洲,就要看日耳曼人和高卢人之间会不会直接达成协议。”他认为法德合作
A.有助于推动政治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B.有助于消除西欧国家间的矛盾
C.有助于欧洲统一市场的形成
D.能够奠定西欧联合的基础
9 . 下列对雅尔塔体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美国依此取得了世界霸主地位
②在雅尔塔会议等确定的基本原则上建立
③改变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④是美苏两国实力均衡的重要体现
⑤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⑥具有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色彩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⑥
C.③④⑤⑥D.②③④
18-19高一·全国·期末
10 . 一位细心的同学通过查阅有关材料发现: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着德国的两面国旗(图一,图二),可90年代后只剩下图二所示国旗了。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欧共体成立
B.联合国改革
C.东欧剧变
D.苏联解体
2019-02-17更新 | 86次组卷 | 3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川绵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