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5 道试题
1 . 我国史学界曾就二战后某一事件的影响出现了战然不同的两种看法,一种观点认为该事件是欧洲经济的“强心剂”和“及时雨”,是促进西欧走向联合的“黏合剂”:另一种观点认为该事件是欧洲分裂的“加速器”和“绝缘体”。这一历史事件是
A.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
B.北约建立
C.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
D.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
2016-11-27更新 | 161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2-2013学年重庆市重庆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3 . 1946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发表的《和平砥柱》演说指出:“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上述演说的主要目的是。
A.制造西欧与苏联的矛盾
B.呼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共同对付苏联
C.宣告“冷战”开始
D.揭露苏联侵略扩张、称霸欧洲的野心
4 . 1947年3月,英法两国签订同盟互助条约。1948年3月英法联盟扩大为布鲁塞尔条约组织,9月美国、加拿大与布鲁寒尔条约组织成员国举行集体安全问题会谈并通过“华盛顿条约”。这表明
A.美国谋求建立军事联盟体系B.西欧为保障集体安全而联合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正式成立D.美苏冷战冲击原有政治格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乔治·凯南说:“大家都会想起《伊索寓言》里太阳和北风比赛谁能使旅行者脱掉大衣的故事,这个旅行者就像是苏联,大衣就是它在东欧和其他地区的势力范围。使得那个旅行者最后脱去大衣的不是北风的直接威胁,而是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北风的直接威胁”喻指战争方式
B.“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喻指冷战
C.古巴导弹危机属于“北风的直接威胁”
D.马歇尔计划属于“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
8 . 1946年初,美国外交官凯南首先提出“遏制政策”,被华盛顿当局积极采纳。“凯南本人……不相信苏联真的在为共产主义‘圣战’卖力”。这反映出美国对外政策的出发点是(  )
A.对抗共产主义B.争夺世界霸权C.实行政治封锁D.采用经济制裁
9 . 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芝加哥太阳报》指出:“紧接着这位伟大而盲目的贵族所高举的大旗,就会使我们投入这个世界最恐怖的战争中去。”同时,斯大林在《真理报》上指出:他的演讲是“危险的行动”,是“站在战争挑拨的立场上”,是“号召同苏联战争”。上述材料所指的事件是(   )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B.马歇尔计划
C.丘吉尔“铁幕演说”D.杜鲁门主义
10 . 法国总统戴高乐曾经指出:“建设欧洲是要以能行动的.具有权力的.能负担责任的因素为基础的。这些因素,就是国家。只有国家才是有权命令并有权要求服从的实体。在当前,除了由各个国家组成的欧洲之外,没有,也不可能有别的欧洲。”这表明戴高乐
A.认为欧洲的恢复和发展需要得到美国的援助
B.希望进一步加快欧洲一体化进程
C.主张主权国家是实现欧洲联合的基础
D.强调法德和解是欧洲联合的基本前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